糖尿病病友必备小常识
有关糖尿病需要就诊的情况
①第一次诊断糖尿病时;
②每年至少检查一次糖尿病并发症;
③血糖不能自我调整到满意水平;
④出现低血糖;
⑤发生明显的并发症;
⑥糖尿病症状突然加重;
⑦合并各种感染时。
糖尿病患者就诊医院与科室的选择
第一步:最好选择到国家认可的非营利性正规大医院;
第二步:应选择大医院的内分泌或糖尿病专科。
糖尿病50问
1、为什么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了?
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营养摄入过多和体力劳动减少导致肥胖是糖尿病增多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人们平均寿命的显著延长以及老龄社会的到来使得更多的糖尿病患者在生前得以诊断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2、糖尿病能治愈吗?
答:目前世界上尚无治愈糖尿病的办法,主要是控制高血糖从而避免或延缓其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因此,社会上流传的能够根治糖尿病的任何祖传秘方或灵丹妙药都是骗人之术。
3、糖尿病真的是“不治之症”吗?
答:否。如果病友们能够尽早得到科学有效的综合性治疗方案,积极主动配合专科医师的治疗,是完全可以有希望达到或接近正常人的寿命。
4、糖尿病患者对后代有遗传性吗?
答:有遗传倾向,也就是说糖尿病患者的后代比非糖尿病后代更容易得糖尿病。因此糖尿病后代更应该注意合理膳食和避免肥胖,最好在40以后每年至少检查一次血糖。
5、糖尿病一定会有“三多一少”的表现吗?
答:不一定。研究表明半数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没有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有此症状的病人也不一定是糖尿病。因此,对于50岁以上的人群,特别是有糖尿病家族史者,无论有无上述表现最好到正规医院定期检查血糖。
6、血糖控制的基本目标是多少?
答:基本目标是空腹血糖<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mmol/L。根据年龄及有无并发症适当调整。
7、只控制好血糖就够了吗?
答:否。为了改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建议您除血糖外,同样要重视控制好体重、血脂、血粘和血压。
8、尿糖阳性能诊断糖尿病吗?
答:不能。单凭尿糖阳性服用降血糖药物是非常危险的,应该检查血糖进一步证实有无糖尿病。
9、为什么监测餐后血糖比空腹血糖更重要?
答:进餐后除血糖升高外常常伴有血脂和血粘度水平升高,这些有害因素相互作用,给机体带来的危害更大。因此,建议糖尿病患者最好同时检查空腹与餐后血糖。
10、监测尿糖能完全代替血糖吗?
答: 不能。因为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特别是合并糖尿病肾病时,血中的糖份会从尿中排出减少,此时可能会出现血糖较高而尿糖不高的情况。因此只监测尿糖是不够的。
11、当怀疑自己或亲朋好友患糖尿病时怎么办?
答:应到国家办的正规医院(最好是内分泌或糖尿病科)确诊或排除,以免误诊误治给自己或家庭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12、为什么说老年女性外阴部瘙痒要警惕患糖尿病呢?
答:由于女性外阴部与尿道口比男性紧密得多,排出的尿液很容易溅到外阴部。一旦患有糖尿病时,含糖较高的尿液会刺激外阴部皮肤瘙痒。因此老年女性有此症状时除看妇科外还应到内分泌科检查是否有糖尿病。
13、糖尿病有哪些常见并发症?
答:视力下降甚至失明、手足麻木、肾脏损害甚至尿毒症、皮肤溃烂、心脏病、脑血栓以及各种感染等。
14、为什么要重视糖尿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答:糖尿病的危害在于其并发症,而且一旦发生就难以逆转。因此现代医学特别重视糖尿病在出现明显并发症之前的及时诊断,并给予科学与合理的治疗,杜绝或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
15、症状轻微或无症状的糖尿病其危害小于症状明显的糖尿病吗?
答:不一定。由于糖尿病的危害主要在于并发症,而并发症的发生又与血糖高低及其持续时间有关。不少患者的血糖虽长时间处于较高水平但却无明显或仅有轻微症状,很容易忽视或延误诊断和治疗,从这个意义上看其危害更大。
16、糖尿病的饮食是越少越好吗?
答:否。科学的糖尿病饮食是指在保证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和日常活动(包括劳动)所必须的营养物质的前提下控制过多的进食。进食过少会给机体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糖尿病患者最好到正规医院找营养师或糖尿病医师咨询适合自己的糖尿病饮食。
17、糖尿病患者能吃水果吗?
答:不提倡。实在想吃水果,最好在两餐中间吃。但不能吃甘蔗和葡萄类水果。
18、糖尿病患者吃水果对血糖影响大吗?
答:由于大多数水果类食品主要含有果糖,吸收后只有少部分转化为葡萄糖,因此适量吃点水果对血糖的影响不大,但不能多吃。
19、为什么糖尿病患者吃蔬菜不限制?
答:由于蔬菜(不包括瓜果类蔬菜)主要含有粗纤维、水分及人体必须的矿物质等成分,而且粗纤维在胃肠道中可减少葡萄糖的吸收有利于缓解餐后高血糖,因此对糖尿病有好处。但炒菜时要适当控制油的分量。
20、糖尿病患者能吃“发”物吗?
答:人们通常将鲤鱼、鲫鱼、笋子等食品视为“发”物,认为它们可以诱发疾病,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其实这类食品与其他动植物食品一样主要含有人体必须的蛋白质、矿物质、水分以及不能吸收的纤维,并没有什么对身体不利的特殊成分。因此可以放心食用。
21、糖尿病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时适合吃什么蛋白质饮食?
答:适宜低蛋白质饮食。最好以动物类蛋白质为主,少吃或不吃植物类蛋白质。
22、吃动物胰腺(俗称“涎碟”)对糖尿病有治疗作用吗?
答:否。老百姓有句俗话“吃肝补肝,吃肾补肾”,从而推断吃胰腺对糖尿病有好处。其实不然。因为糖尿病患者胰腺中的胰岛细胞不能自行合成足够的胰岛素只是其原因之一,况且我们吃的胰腺所能吸收的成分并不能改善体内胰岛素合成不足的病态,这和医用胰岛素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23、糖尿病患者为什么更强调补钙?
答:众所周知,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的原因是身体缺钙。老年人患糖尿病时身体里的钙从尿中大量丢失,会导致更加 严重的骨质疏松,如不及时补充很容易出现牙齿脱落甚至骨折等严重后果。
24、糖尿病患者口渴时自己限制喝水对身体有好处吗?
答:糖尿病患者口渴是因为血糖升高导致体内大量水分从尿中排除所致,因此自己限制喝水不但没有好处反而还会进一步加重身体缺水,带来严重危害。
25、糖尿病患者在哪些情况下不适宜进行剧烈的活动?
答:有严重并发症、血糖控制不好、降血糖药物的调整期间以及近期发生低血糖等。
26、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不能在空腹下进行晨练?
答:因为糖尿病患者早晨进食前进行锻炼特别是剧烈的运动时很容易发生低血糖,所以最好于进食后进行晨练较安全。
27、吸烟对糖尿病的有影响吗?
答:有。因为烟中含有的尼古丁能降低体内胰岛素和降糖药物的作用,不利于血糖的控制,并显著增加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28、糖尿病患者如何选择穿鞋?
答:所穿的鞋过紧过硬容易导致糖尿病足(足部溃烂经久不愈)的发生。建议您穿宽松一些、质地较软的鞋,如果以前发生过糖尿病足,最好不要再穿皮鞋。
29、低血糖有哪些表现?
答:多汗、手抖、饥饿、心慌甚至神志不清和昏迷。
30、如何避免发生低血糖?
答:使用降血糖药物后应按时进餐;尽量避免空腹状态下锻炼,尤其是剧烈的活动;定期监测血糖,一旦发现血糖偏低应及时调整降血糖药物剂量。
31、一旦出现低血糖反应怎么办?
答:轻微者应立即进食含糖食品并及时到医院请专科医生寻找原因;严重时应立即送医院救治,以免延误危及生命。
32、有可能引起低血糖的常用药物有哪些?
答:优降糖、消渴丸、D860、胰岛素、糖适平、达美康、美比达、格列比嗪、诺和龙等。
33、为什么怀疑自己患糖尿病时不要随便买药治疗?
答: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诊断应特别慎重。误诊常常带来误治,后果相当危险。因此,在没有完全明确诊断及其分型前就随便买药治疗是危险的,也很难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34、如何看待目前市面上(包括电视、报纸等媒体报道的)促 销的降糖食品和药物?
答:三言两语讲不清。建议最好在购买之前先到正规医院找糖尿病或内分泌医生咨询后再决定是否购买。
35、单独使用中药能治疗糖尿病吗?
答:目前尚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证明单味中药具有明确的降低血糖作用。因此单独使用中药治疗糖尿病应慎重。
36、中药治疗糖尿病的副作用比西药小吗?
答:不一定。因为一般具有明显降糖作用的中成药或多或少含有一定量的西药降糖成分,比如消渴丸每粒中含有0.25mg的优降糖。建议您在购买之前必须弄清里面含有什么西药成分及其剂量。
37、老年和晚期糖尿病患者为什么要慎用优降糖?
答:60岁以上的老年人和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常常合并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使用优降糖治疗容易发生严重的低血糖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38、为什么现在临床不用降糖灵了?
答:因为降糖灵剂量过大时容易发生致命性的乳酸酸中毒,因而目前改用疗效相似、较为安全的同类药物二甲双胍。
39、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期间为什么要定期复查肝肾功能?
答:大多数口服降糖药物都或多或少对肝肾功能有影响,况且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肝肾功能也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为了您的健康与用药安全,建议您最好每半年复查一次肝肾功能。
40、使用胰岛素治疗能成瘾吗?
答:否。因为胰岛素是每个正常人身体内自然存在的必不可少的激素,人们之所以患糖尿病是由于体内缺乏足够的胰岛素导致血糖过高。因此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帮助患者很好地降低血糖。
41、应用胰岛素治疗会使非依赖型糖尿病变为依赖型吗?
答:否。依赖型(现在叫1型)与非依赖型(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类型,分型的原因是因为两者病因不同,决不会因为使用胰岛素而改变它们的分型。
42、使用胰岛素治疗后能改用口服降糖药物吗?
答:视情况而定。如果您的并发症不太严重,经过一段时间胰岛素治疗后血糖得到满意控制,可改用口服降糖药物观察;如果并发症严重不允许使用口服降糖药物,则不能改用。
43、哪些情况必须使用胰岛素治疗?
答:1型或青少年糖尿病(又叫依赖型糖尿病)、有严重并发症、口服降糖药物无效、较大的手术前和妊娠期间等情况时。
44、血糖正常后可以停用降糖药物或减量吗?
答:否。在服用降糖药物期间血糖正常,是因为药物的作用所致。此时减量或者停用,一段时间后血糖势必升高,而且可能出现再用同种药物效果不好甚至无效的情况,给今后的治疗带来诸多不便。
45、糖尿病患者遇到发热或皮肤感染时怎么办?
答:切不可随便买点药自行处理,因为患糖尿病时身体免疫力低下,早期轻微的感染如果处理不当容很易恶化。因此最好到正规医院采取更合理的治疗。
46、糖尿病患者为什么每年至少做一次较全面的并发症检查?
答:众所周知,糖尿病对身体的危害主要是其并发症,而目前尚又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对付较晚期的并发症。因此早期发现糖尿病并发症并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尤为重要。
47、糖尿病患者为什么要定期监测骨密度?
答:糖尿病易患骨质疏松,晚期时容易发生骨折等严重后果。定期监测骨密度帮助早期发现骨质疏松并指导合理的防治措施。建议最好做双能X线的骨密度检查。
48、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时最好选用什么降压药物?
答:最好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降压药,因为它具有保护肾脏作用。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均可选用。
49、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时血压控制的目标是多少?
答:要求比非糖尿病高血压更严格,即力争控制在120/80毫米汞柱以下为宜。
50、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时最好选用什么降脂药物?
答:糖尿病常常合并高脂血症,此时最好选用他汀类降血脂药物,如洛伐他汀、信伐他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