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月中你所需要的健康提示
第一季度: 一月份健康教育提示 二月份健康教育提示 三月份健康教育提示
第二季度:四月份健康教育提示 五月份健康教育提示 六月份健康教育提示
第三季度:七月份健康教育提示 八月份健康教育提示 九月份健康教育提示
第四季度:十月份健康教育提示 十一月份健康教育提示 十二月份健康教育提示
1月份健康教育提示
【气候特点】
天气寒冷、干燥、冰冻常见、雨雪较少。
【防病措施】
1.冬春季是甲型肝炎好发季节,学校在放寒假前要进行一次健康教育。学生在寒假期间要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不要去肝炎患者家玩耍,以免染上疾病。一旦发生面黄、乏力、吃不下饭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2.流行性脑髓膜炎发病开始增多,要注意居室开窗通风,勤晒被服,儿童尽量少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3-12岁儿童还未接种流脑多糖体菌苗,赶快到附近预防接种门诊补种。
3.1月份仍然是流行性出血热发病季节,预防工作不能放松。
4.1月份是上海地区气温最低的1个月份,也是杀灭越冬蚊蝇的有利时机,家家户户要结合春节大扫除,进行1次杀灭越冬蚊蝇工作。
2月份健康教育提示
【气候特点】
气温缓慢回升,天气阴冷,多霜冷和春雪。
【防病措施】
1.节期间人群往来频繁,接触机会多,容易传播甲型肝炎。患了甲型肝炎应及时去医院隔离治疗,千万不要走亲访友,以免把疾病传染给他人。
2.天气寒冷,室内活动多,要格外注意开窗通风,勤晒太阳,预 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白喉等呼吸道传染病发生。
3.节期间,生活起居要有规律,避免过度劳累或过度兴奋,饮食要有节制,以清淡为宜,切不可醉酒,尤其是患有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硬化等疾患的人更应注意。
4.爆竹要注意外伤和放火。
3月份健康教育提示
【气候特点】
时寒时暖,天气多变,春雨增多,常有春雪和低温晚霜。
【防病措施】
1.月份是甲型肝炎高发月份,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不能放松。发现肝炎患者应及时隔离治疗。
2.3~4月份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流行性感冒、水痘、腮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好发季节。托儿所、幼儿园要加强晨间检查,发现有发热、呕吐、皮肤出疹子、耳垂前下方面部肿胀(大嘴巴)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3.近二年内患过疟疾的人,经过治疗,尽管症状已经消失,但是,容易复发,所以要主动去医院做好疟疾抗复发治疗,以达到根治目的。
4.惊蛰一过,冬眠的生物苏醒,蚊蝇活动繁殖,采取有效措施,消灭早春第一代蚊蝇是有效控制蚊蝇密度的好办法。
4月份健康教育提示
【气候特色】
下旬起天气暖湿,春雨多,常有春雷雨和连续阴雨天。
【防病措施】
1.春天冷热变化多端,生活起居要注意气候变化,不要过早脱去寒衣,当心着凉感冒。
2.4月正值河豚鱼旺汛,误食会引起中毒。因此,水产批发部门要做到拣净河豚鱼后才能出售;菜场、商店做到河豚鱼不上摊;炊事员不经检查验收的鱼不煮食;居民不贪食河豚鱼,以防发生意外。
3.春暖花开,容易出现疯狗。所以要加强犬类管理,一旦发生犬类咬人,应及时处理,防止发生狂犬病。
4.4月份是郊县开展乙脑预防接种的时候,凡满1-2岁和5岁的儿童要不失时机到预防接种门诊按时接种乙脑疫苗。
5.春季是鼠类繁殖期,抓紧有利时机灭鼠,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月份健康教育提示
【气候特色】
下旬起天气趋热,晴几天雨几天。
【防病措施】
1.天气渐渐转暖,细菌繁殖开始活跃,饭菜要注意烧熟煮透、隔顿隔夜回锅、生熟分开,防止事物中毒。在农村,还要加强饮水消毒,以防止菌痢、伤寒和副伤寒等肠道传染病发生。
2.5月份以后,伤寒、副伤寒患者逐渐增多,如果自觉疲倦、乏力、不想吃东西,持续高热5天以上患者,不要轻易当作感冒来治,应去医院诊治。
3.5月份是市区开展乙脑预防接种季节,凡满1-2岁和5岁儿童要不失时机到户口所在地预防接种门诊,按时接种乙脑疫苗。
4.青蚕豆大量上市,患有蚕豆病家族史的儿童,不宜进食蚕豆,谨防蚕豆病发生。
6月份健康教育提示
【气候特色】
中旬入梅,天气闷热、潮湿、雨天多,多雷雨、大雷雨。
【防病措施】
1.6月份是上海地区食物中毒高发季节,集体食堂、饭店、饮食摊店要格外注意饮食卫生,居民千万不要在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自办家庭酒席。
2.6月中旬入梅后,天气阴雨潮湿,花生仁、玉米等食品容易发霉变质。因此,在梅雨季节来到之前食品要晒一晒,然后存放在罐、甏中,做好防霉工作。已经霉变食品切勿进食。
3.端午节,家家户户吃粽子。粽子最好现烧现吃,当天吃不完,隔天回锅蒸透再吃。另外,粽子不易消化,过食有碍脾胃,儿童尤应注意。
4.刀豆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但一定要煮透才能吃,否则会引起中毒。发芽、表面发绿马铃薯应挖芽去皮后才能进食。
5.工厂、企业单位要及早落实防暑降温措施,预防中暑发生。
7月份健康教育提示
【气候特色】
中旬起天气炎热,除台风和局部雷阵雨外,晴热少雨,伏旱常见。
【防病措施】
1.7月份出梅以后入盛夏,天气炎热,要注意预防中毒,特别是产科、年老体弱者更要注意居室通风,多饮水,穿戴不要过多。
2.7月份是菌痢、伤寒等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大量瓜果上市更应注意饮食卫生。
3.7月下旬、8月上旬是流行性乙型脑炎集中发病季节,如遇持续高热、伴有头痛、呕吐、抽痉等症状时,应及早去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失去救治良机。
4.7~8月份是上海地区流行性感冒的好发季节,一旦发现可疑患者要及时报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7月份也是病毒性腹泻好发季节,要注意饮食卫生。
6.季是上海儿童发生溺水事故最多季节,要教育孩子不私自去水质不好、不安全的江河嬉水。
7.季要注意烫伤预防。
8月份健康教育提示
【气候特色】
中上旬天气同7月,下旬天气同9月。
【防病措施】
1.夏秋季是"红眼睛"的好发季节,注意个人卫生,不合用毛巾,不用脏手揉眼睛。一旦发生"红眼睛",患者面盆、毛巾、手帕专用,不去游泳。
2.立秋后,上海地区早晚气温较低,有时晚间出现露水,所以,不要露宿,当心着凉。
3.秋季是疟疾好发季节,如有发冷、接着高热、继之出汗、热退等症状反复发作的患者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4.秋季是农村使用农药比较集中季节,要注意做好农药中毒预防工作。
5.要注意烫伤预防。
9月份健康教育提示
【气候特色】
天气由热转凉,白露前多"秋老虎"天气,白露后多秋风、秋雨,台风多。
【防病措施】
1.过了白露,哮喘容易复发,有哮喘病史的人要特别注意保暖(衣服、被褥应暴晒拍打后使用),及时服用治喘药物,以预防复发。
2.秋季是钩端螺旋体病好发季节,如有发热、全身酸痛、乏力、眼结膜充血、腓肠肌疼痛和淋巴结肿大,应及时就医。
3.国庆前后,江南地区时冷、时热,因此要格外注意食物中毒预防。
4.白露以后,气温开始下降,蚊蝇进入室内等温暖朝阳的地方活动。因此,要结合国庆大扫除,铲除蚊蝇孳生地和扑打蚊蝇工作。
10月份健康教育提示
【气候特色】
雨水显著减少,秋高气爽,多晴天,天气渐寒,后期有早霜。
【防病措施】
1.秋季是甲型肝炎好发季节,如发现有发热、胃口不好、乏力、面黄等症状时应及时诊治。
2.蟹大量应市,蟹性寒,不宜多吃,吃时要"四除",即除蟹胃、心、肠和腮,死蟹不能食。
3.气渐冷,容易伤风感冒,感冒又易并发鼻窦炎、中耳炎、气管炎、肾炎和心肌炎,应加强预防,一旦发病应注意休息。
4.降以后,北方冷空气经常袭击江南地区,暴冷容易诱发慢性气管炎急性发作、胃十二指肠出血、高血压患者卒中、冠心病患者心肌梗死等意外,所以要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做好保暖防病工作。
5.10-11月份是江南地区鼠类繁殖第二高峰期,且鼠洞存鼠率高,孕鼠多,所以不失时机开展秋季灭鼠,可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1月份健康教育提示
【气候特色】
中上旬天气同10月,下旬同12月。
【防病措施】
1.秋冬(11月至次年1月)是流行性出血热好发季节,防治出血热的关键在于预防接种和消灭老鼠、早期发现患者。一旦发现突然高热、三红(面红、颈红、胸部红)、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和皮肤粘膜有出血点的患者,应及时请医生诊治,防止疫情扩散。
2.11月,正直毛蚶大量上市季节。毛蚶等贝类水生动物,具有富集水体微生物和毒物的能力,能传播甲型肝炎。切不可贪嘴食用。
3.冬季是婴儿腹泻的好发季节,轮状病毒腹泻尤为多见,这种腹泻传染性强,起病急,伴有高热、咳嗽、流涕、精神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腹泻次数一般为每天5-10次,大便呈水样或蛋化汤样。要注意饮食卫生,提倡母乳喂养,发现患者及时治疗。
4.初冬,特别是寒潮暴冷时,容易诱发中风等脑血管病症。有高血压病史的人要坚持定期测血压,按时服药,如突然感到一侧面部、唇、舌、手足麻木、嘴歪、流涎、言语含糊、视力模糊等症状时,应绝对卧床休息,以免发生卒中。
12月份健康教育提示
【气候特色】
天气渐冷,常有寒潮影响,多暴冷和霜冻。
【防病措施】
1.12月份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多糖体菌苗接种时间,凡满3-12岁儿童均应及时接种,3年后加强1次。
2.冬春季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呼吸道传染病好发季节。在流行季节里,要注意开窗通风,勤晒被服,婴幼儿尽量少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一旦发现高热、呕吐、惊厥等症状时,应及时诊治,以防发生和流行。
3.冬季是甲型肝炎好发季节。托儿所、幼儿园应加强晨间检查,发现患者及时隔离。
4.12月仍是流行性出血热好发季节,要注意防鼠、灭鼠、预防出血热发生。
5.暴冷会诱发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和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慢性支气管炎复发,所以要特别注意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