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

您的位置: 首页 >健康指导>健康教育>详细内容

【叙事护理】有时候,不仅仅是倾听

发布时间:2024-07-17 信息来源: 【字体: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交流,是思想和情感的碰撞!

护患之间的沟通,是倾听、安慰和鼓励的过程。我一直是这样认为的,直到我遇到了这样一位患者。

今天,我和大家说一说李叔叔的故事。

伴随着120急救的声音,李叔叔进入了ICU。李叔叔是一位头胸部多发伤的患者,尤其是肺部,因多肋骨折、气胸,肺组织压缩约40%,呼吸急促。

在我们一边安抚、一边紧急地救治后,李叔叔留置了胸腔引流管,随着胸腔内气体被引出,李叔叔的呼吸终于顺畅了。天性乐观的他很快和我们熟悉起来。不到一天,李叔叔对我们护理过他的工作人员基本已认识。

第二天我正在一病区与患者交流,查看患者的管道和用药情况,发现护士小刘急匆匆低向我走来:“吴老师,李叔叔今天非常不配合治疗,身上管路那么多,还总是动来动去不注意,现在想要给他把管路固定好,防止脱出,他也不愿意,想要他做呼吸功能锻炼,他也不配合,这可怎么办。”

ICU的患者,有其特殊性,尤其是这种突发事件的患者,心理接受事故的能力是很差的,对待病情的担心,看不到亲人紧张焦虑无法发泄,便会将怨气向医护人员对准,拒绝配合。我知道大家的工作很辛苦,事情繁琐,工作强度大,压力更大,于是让小刘先去忙别的事,这个病人交给我。

“李叔叔,我是小吴,刚刚听小刘说,您不愿意让她固定管路,也不愿意做锻炼,是怎么了,呼吸功能锻炼有助于你肺部的恢复,能让你的病尽快好起来呀”。

“管子放到这里,我又不会扯它,你们折腾来折腾去的干嘛”,李叔叔语气有点急促。

“李叔叔,这可是救您命的管路,您忘啦?昨天刚来的时候呼吸费劲,多痛苦呀,多亏了有这个管路,您才能顺畅地呼吸。万一您活动时,不小心把管子带出来了,您是不是又要经历之前那种痛苦?是不是治疗时间又要延长?”我语重心长地说了许多,李叔叔似乎完全没有接收到,依然烦躁不安,拒不配合。

 

不愉快的谈话戛然而止……

ICU患者的心理特点,总结下来,主要是对陌生环境、各种仪器设备的恐惧,对自身疾病的焦虑,对高额费用的担心以及对医护人员的不信任,但是这些,李叔叔似乎都不是……

从与李叔叔的交谈中得知,李叔叔是我们医院的铁粉,平时有任何头痛脑热,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我们医院,在这里还做了2次手术,对医护人员非常信任。在今天之前,我还和李叔叔谈起过他的病情、查看他身上的各种管道,李叔叔都是配合有加,今天的情况有些不对劲。

回想起这么多年来,我和患者交流从未如此不顺畅。昨天李叔叔还高兴地问我的名字,我自我介绍:我叫吴慧,你叫我小吴……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是我的问题吗?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我忽然意识到,这是我的问题,今天,我首先从自己医务人员的角度出发,总是急于表达我想说的事情,想让李叔叔快速接受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却没有关注李叔叔的情况,没有从患者的角度关注问题。

看来,我是不是忽略了什么。刚刚谈话时,李叔叔呼吸急促、焦虑、躁动、不安,难道是……我急忙返回病房,打开李叔叔的被子,查看胸腔引流管情况,触摸患者皮肤,明显的皮下握雪感,而且范围较昨天有所增大,皮下气肿情况加重了,呼吸频率快,吸氧的情况下,血氧有一直下降的趋势,“快,马上通知医生”。

很快第二根胸腔闭式引流管置入了,李叔叔马上感觉呼吸平稳了。

此后,李叔叔又恢复了他的乐观和开朗,主动询问起他的病情。而我每天为他进行管路固定,查看管道引流情况,并反复交代注意防护,不让管路脱出,有呼吸困难的症状马上告诉我们。我也指导他吹气球,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和肢体功能锻炼。李叔叔总是积极配合。

疼痛,是肺部损伤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时最大的障碍,李叔叔每一次勇敢的呼吸,都是胜利的微笑!病痛只是暂时的,你的坚韧与勇气是无穷的。此后每天,我都会询问李叔叔的情况,听他诉说现在感受。

晚上睡不着,我们就安排他白天多在床上进行康复锻炼,定时给他播放音乐,每晚调低仪器报警音量,关闭不必要的灯光。咳嗽时疼痛,我们指导他怎么有效咳痰,鼓励他多饮水,并小剂量使用镇痛药物,保持舒适。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与护理,李叔叔马上要转出ICU,和家人见面啦!

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爱德华.利文斯顿.特鲁多医生的话,常常给予我们带来启迪和共鸣,我们去治愈,去安慰,也要去帮助,给患者带来舒适感、安全感,才能让患者舒心、安心!

叙事护理,不仅拉近了我们与患者的距离,也让我们学会了更的交流方式ICU的患者病情重,疾病种类复杂;意味着沟通的多样性、复杂性。有时候,需要改变的不仅是患者,还有我们。

心与心的交流,让患者信赖和配合的,也不仅仅是交谈与倾听,还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敏锐的观察力、对疾病发展的及时预判和熟练地操作技能! 以及及时解决患者痛苦,增加患者对抗疾病的决心!

(来源:重症医学科  吴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