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您的位置: 首页 >健康指导>科普文章>详细内容

【健康科普】牙龈出血、皮肤瘀斑不可小瞧

发布时间:2017-05-17 信息来源:市第二人民医院 【字体:

牙龈出血、皮肤瘀斑不可小瞧

(肿瘤科    邹玉英)

 

    最近几天连续碰到3位年轻美女,到医院检查后结果让人胆战心惊。病例一:女性,28岁,因牙龈出血、阴道流血、乏力就诊,查血常规:白细胞9.42×109/l,红细胞1.73×1012,血红蛋白50g/l,血小板1×109/l,骨穿检查诊断急性髓系白血病M2型。

    病例二:女性,40岁,因发现皮肤瘀斑及乏力就诊,查血常规:白细胞18.12×109/l,红细胞1.46×1012,血红蛋白62g/l,血小板16×109/l,骨髓细胞形态学、流式细胞学等检查报告为急性T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

病例三:女性,27岁,牙龈出血伴高热就诊,急查血常规:白细胞1.61×109/l,红细胞1.39×1012,血红蛋白40g/l,血小板12×109/l,骨穿检查诊断急性髓系白血病。

    相信大家看到这3个疾病诊断后心情都比较沉重,谁都不希望她们生病,但现实是她们还很年轻就患了这么可怕的病。给大家讲讲关于急性白血病的科普知识,希望以后大家遇到类似情况,尽早就医,争取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发病时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并广泛浸润肝脾、淋巴结等各种脏器,抑制正常造血。

急性白血病的病因有哪些呢,一般与以下因素有关。1、遗传易感性,先天性染色体异常患者发生包括ALL在内的白血病风险有关,同卵双生者可同时或先后发生ALL;2、辐射;3、化学制剂。苯、二甲苯、甲醛、农药及其他可引起骨髓抑制的化学制剂均可致病;4、病毒,如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I(HTLV-I)的流行感染被认为是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的病因,EB病毒一种地方性Burkitt淋巴瘤的强致病因素。肿瘤的发生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学者发现多种体细胞获得性遗传学改变与白血病细胞的生长、分化异常及恶性转化密切有关。

    急性白血病临床表现有哪些:贫血,面色苍白,口唇及甲床苍白,乏力,感染及发热,皮肤出血点及紫癜,牙龈出血,口腔黏膜血泡,淋巴结肿大,骨关节疼痛,心悸,脾大等等。

    急性白血病诊断及分型比较复杂,必须住院确诊,急性白血病分急性髓系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大类,少数不能明确归类的称为系列模糊急性白血病,急性髓系白血病又分为M0、M1-7亚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分为L1、L2、L3三型。急性白血病治疗也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目前治疗已取得长足进展,急性AML完全缓解率已达50-80%,30-40﹪可望获得治愈,ALL完全缓解率已达70-90%,30-40﹪可望获得治愈,疗效的提高得益于支持治疗的加强,化疗方案的改进,干细胞移植的推广,新药的应用等,也与按临床亚型和疾病危险分层来合理选择治疗的策略密切相关。

    急性白血病的预后主要与年龄、器官功能状况、体力状况、初诊时白细胞数、疾病亚型、细胞遗传学特征、诱导治疗达CR时间、MRD水平等因素有关。

                                                                                      (编辑:庞贵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