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肥胖为何会成为卒中的“帮凶”?
全国两会上,国家卫健委主任雷海潮呼吁全国人民管好体重,提出持续实施体重管理三年行动,消息一出,霸屏热搜,网友们纷纷留言,国家喊我们减肥了,咱们必须响应国家号召!
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揭秘肥胖背后的卒中风险。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卒中(脑梗死)和出血性卒中(脑出血)。它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人群不断增加,而肥胖与卒中的关系也日益受到关注。
一、肥胖如何增加卒中风险?
1.代谢紊乱
肥胖常伴随多种代谢异常,如高血糖、高血脂和胰岛素抵抗。这些代谢紊乱会损害血管内皮功能,导致血管壁增厚、弹性下降,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从而增加卒中风险。
2.慢性炎症
肥胖者的脂肪组织会分泌促炎因子(如TNF-α、IL-6),引发慢性低度炎症。这种炎症状态会通过“炎症-氧化应激”轴损伤脑血管内皮,进一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
3.血管病变
肥胖患者往往伴有颈动脉内膜增厚、颈动脉硬化狭窄等病变,这些病变会直接影响脑部血流,增加缺血性卒中的发生风险。
4.腹型肥胖的特殊风险
腹型肥胖(腰臀比>0.9)被认为比单纯体重增加更危险。研究显示,腹部脂肪堆积对卒中风险的预测价值甚至高于BMI。
5.其他相关因素
肥胖还可能引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导致夜间反复缺氧,进一步加重心血管负担,增加卒中风险。
二、如何通过减重预防卒中?
1.健康饮食
控制总热量摄入,减少高糖、高脂食物,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建议每日膳食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和豆类。
2.规律运动
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或骑自行车,可显著提升脑血流储备能力。
3.控制体重和腰围
成年人BMI应控制在28kg/m²以内,同时注意腰围管理,减少内脏脂肪堆积。
4.定期体检
定期监测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及时发现并控制肥胖相关的代谢紊乱。
5.戒烟限酒
吸烟和过量饮酒均会增加卒中风险,肥胖人群更应避免这些不良习惯。
肥胖是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但通过合理饮食、规律运动和健康生活方式,我们可以有效控制体重,降低卒中风险。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积极行动起来,为健康减重,远离卒中威胁。
(来源:神经内科 刘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