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您的位置: 首页 >健康指导>科普文章>详细内容

【健康科普】气切患者进食安全如何评估? ——吞咽染色试验为患者筑起“安全防线”

发布时间:2025-03-20 信息来源: 【字体:

 

对于气管切开患者而言,每一次吞咽都是一次无声的冒险。当传统吞咽造影无法实施时,康复师手中的染色试验如何化身安全卫士?今天带您了解这项关键时刻能救命的重要评估!

一、为什么气切患者需警惕隐性误吸

气管切开患者因神经损伤、肌肉无力等原因,常存在喉部感觉减退、声门闭合不全等问题。即使没有明显呛咳,食物也可能悄无声息地滑入气道,引发隐性误吸。据统计,约45%的气切患者存在隐性误吸风险,轻则导致肺炎,重则危及生命!

二、无法做吞咽造影?染色试验是黄金替代

当患者无法耐受吞咽造影(如心肺功能差、无法配合体位)时,吞咽染色试验(Blue Dye Test)凭借其“无创、便捷、低成本”的优势,成为临床首选筛查工具。

丁阿姨是一位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后气管切开的患者,入院后不久被诊断患有吞咽障碍,洼田饮水试验5级,经过一段时间的吞咽康复训练后,为进一步的确认患者进食的安全性,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吞咽康复治疗团队为丁阿姨安排了一次吞咽染色试验,让我们跟随此次试验的脚步,看一下吞咽染色试验是怎么操作的吧!

【染色试验四步操作法】

1.染色准备

选择安全染料:临床常用“亚甲蓝溶液”(需稀释)“果绿”或“绿色食用色素”(家庭评估可用)

将染料混入少量流质食物(如水、米汤),浓度需遵医嘱

1742957061798 “果绿”及调制的糊状染料试剂)

2.分阶段喂食

13ml极少量开始,用注射器缓慢注入口腔

观察患者反应:是否出现咳嗽、气促、血氧下降

1742957102254

 

(用注射器13ml开始注入)

3.气道分泌物观察

喂食后30分钟内,用吸痰管抽取气管套管内分泌物

若分泌物呈现明显染色(如蓝色/绿色),提示存在误吸

1742957117113

 (为患者吸痰检测)

4.分级评估

低风险:无染色+无呛咳

中风险:无染色但存在呛咳

高风险:明确染色(需立即禁食并启动康复干预)

三、家属必知!染色试验的三大关键细节

1.安全第一原则

必须在康复治疗师/护士监护下进行

备好吸痰装置、氧气设备,全程监测血氧

2.染料选择禁忌

亚甲蓝禁用于G6PD缺乏症患者

家庭评估建议用天然食用色素(如菠菜汁)替代

3.结果解读需谨慎


(来源:康复医学科  陈红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