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您的位置: 首页 >健康指导>科普文章>详细内容

【健康科普】发烧咽痛像感冒?警惕“接吻病”

发布时间:2025-04-16 信息来源: 【字体:


寒冬已过,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然而,有一种病毒也在悄然“苏醒。近期,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门诊接诊了多例“发热、颈部淋巴结肿大、咽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儿,最终确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播途径主要为通过唾液传播(如共用餐具、亲吻、咳嗽等),因此被称为“接吻病”。极少数通过血液或器官移植传播。易感人群以5岁以下儿童及免疫力低下者为主。

1744856714510

 

临床表现:

1.发热:体温可高达3840℃,无规则热型,热程大多持续12周,部分甚至可持续数月。

2.咽峡炎:可表现为咽部、扁桃体、腭垂充血、肿胀,扁桃体上表面可见白色渗出物或假膜,严重的咽部肿胀可能出现呼吸和吞咽困难等症状,因此严重的患儿往往会出现张口呼吸和不愿进食等表现。

3.淋巴结肿大:可出现颈部、腋下或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以颈部最为常见。

除了以上症状外,还有部分患儿会出现肝功能异常、肝脾肿大、眼睑浮肿、皮疹等表现。婴幼儿一般症状较轻,可能仅表现为低热或类似感冒。重症患儿可能发生脾破裂、脑炎、心肌炎、嗜血细胞综合征等并发症。

感染EB病毒后如何治疗:

特效治疗,以对症及支持治疗为主。

1.一般治疗:急性期应当卧床休息,加强护理。脾大的患儿应注意防止脾破裂;避免任何可能挤压或者撞击脾脏的动作;

2.对症治疗:对症使用退热止痛、镇静、止咳、保肝等措施;

3.抗病毒治疗:抗病毒药物首选阿昔洛韦;

常见预防措施包括:

1.避免共用餐具、水杯、牙刷。

2.家长勿用嘴试温食物,勿亲吻孩子嘴巴。

3.教导儿童勤洗手,尤其在幼儿园等集体环境。

4.增强免疫力:均衡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

EB病毒感染在儿童中常见且多为轻症,家长无需过度恐慌,但需警惕并发症。注重日常防护,出现异常症状及时就医即可。


(来源:儿科  佘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