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您的位置: 首页 >健康指导>科普文章>详细内容

【健康科普】警惕中暑!别让“肠胃不适”掩盖了 致命危机

发布时间:2025-07-18 信息来源: 【字体:


最近持续高温,中暑风险激增,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了多名“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前来就诊的患者,其中一部分被确诊为中暑,而非单纯的胃肠炎或食物中毒!这非常危险,因为严重中暑(热射病)会致命!

为什么要特别提醒您注意中暑?

因为中暑的早期或伴随症状,常常表现在消化系统,容易被误认为是“吃坏东西”或“肠胃感冒”,从而延误对真正致命原因——中暑的识别和救治!

中暑时常见的消化道症状

1.恶心、呕吐:非常普遍,身体在高温下调节失衡,影响胃肠功能。

2.食欲不振:身体处于应激状态,消化功能减弱。

3.腹痛、腹胀:可能因脱水、电解质紊乱或胃肠道血流减少引起。

4.腹泻:有时会出现,尤其在轻度中暑或伴随脱水时。

5.口干舌燥:严重脱水的信号,消化液分泌也会减少。

危险信号:如果您或身边的人在高温环境(室内外均可)下活动或停留后,出现晕、头痛、乏力、大量出汗或无汗、心跳加速等症状,同时伴有上述任何一种消化道症状,必须高度怀疑中暑

中暑远比“肠胃不舒服”危险得多!

轻度中暑(热衰竭):上述症状明显,体温可能轻度升高(通常40)。如不及时处理,会迅速发展。

重度中暑(热射病):极其危险!核心体温急剧升高(40),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1.意识模糊、胡言乱语、抽搐、昏迷。

2.皮肤可能干燥无汗(但早期也可能大汗淋漓)。

3.多器官功能衰竭(心、肝、肾、凝血等)。

4.死亡率极高

为什么会出现消化道症状?

1.高温核心高温直接抑制胃肠道蠕动和消化液分泌。

2.内脏血流减少:身体为了散热,会将血液更多地分流到皮肤,导致胃肠道相对缺血缺氧。

3.脱水与电解质紊乱:出汗过多导致脱水,钠、钾等电解质丢失,直接影响肠道功能和神经肌肉活动,引起痉挛、恶心等。

4.炎症反应:严重中暑引发全身炎症反应,可波及胃肠道。

关键行动:识别、降温、求救!

1.迅速识别:高温暴露史+核心症状(尤其神经系统症状:头晕、意识改变)+消化道症状=高度怀疑中暑!

2.立即脱离高温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处(空调房最佳)。

3.快速物理降温:

1)脱去多余衣物。

2)冷水喷洒或湿毛巾擦拭全身。

3)重点部位:用冰袋、冷毛巾或冰镇饮料瓶包裹毛巾后,敷在颈部、腋窝、大腿根部、腘窝(膝盖后方)等大血管经过处。避免直接接触皮肤以防冻伤。

4)扇风(电扇或手动)加速蒸发散热。

5)目标:尽快将体温降到38.5以下。

4.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清醒且能饮水时):

首选:口服补液盐。

次选: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注意含糖量)。

避免:单纯大量饮用白开水(可能加重电解质紊乱),含酒精或咖啡因饮料(利尿加重脱水)。

注意:如果呕吐剧烈或意识不清,不要强行喂水,以防呛咳窒息!等待专业医疗救治。

5.紧急呼救!

一旦怀疑是中暑,尤其是出现高热(40)、意识不清、抽搐等严重症状时,立即拨打120在等待救援期间,持续进行物理降温。

重要误区澄清

误区一:“藿香正气水/胶囊能治中暑”。

藿香类药物常用于暑湿感冒(如空调病、胃肠型感冒),其成分(常含酒精)不能有效降低核心体温,对真正的热射病无效。酒精还可能加重脱水。中暑急救的核心是快速物理降温

误区二:“刮痧能治好中暑”。

刮痧可能带来清凉感,对缓解轻度不适或有帮助,但绝不能替代快速物理降温和医疗救治。严重中暑刮痧会延误救命时间!

误区三:“只有在大太阳下干活才会中暑”。

高温高湿的室内(如未开空调的房间、厨房、车间)、密闭车厢内,甚至夜间如果环境闷热,同样可能中暑!老人、婴幼儿、慢性病患者(尤其心脑血管、消化系统疾病患者)、肥胖者、服用某些药物(如利尿剂、抗胆碱能药)的人风险更高。

如何预防中暑?

1.避免高温时段外出:尤其上午10点下午4点。必须外出时,做好遮阳(遮阳伞、宽檐帽、太阳镜)、穿宽松浅色透气衣物。

2.保证充足饮水:不要等口渴才喝!定时定量饮水(白水为主)。出汗多时,适量补充含电解质的饮品。消化功能弱或易腹泻者,建议少量多次饮水。

3.合理使用空调/风扇:室内温度建议设定在26-28,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保证通风。

4.清淡饮食,保证营养:高温下消化功能减弱,选择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蔬菜水果)。避免油腻、辛辣。食物要新鲜,注意卫生,防止食物中毒与中暑症状混淆。

5.保证充足休息:睡眠不足会降低身体耐热能力。

6.特殊人群重点防护:

1)老人:对高温不敏感,家中要备好空调/风扇,家人多提醒、关照。

2)婴幼儿:绝对不要单独留在车内!穿着透气,及时补水。

3)慢性病患者(尤其消化系统疾病如肝硬化、炎症性肠病等):更易出现水电解质紊乱,需更严格遵循医嘱,注意监测,及时与医生沟通。

7.关注天气预报和高温预警。

中暑是急症!热射病会死人!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肠胃症状”是中暑的常见表现,极易误诊

*核心识别点:高温环境暴露史+高热+神经系统症状(头晕、意识不清等)

*急救核心:立即脱离高温环境+快速物理降温+及时拨打120

*藿香正气水、刮痧不能替代物理降温和专业医疗救治

*预防是关键:避高温、多饮水(电解质)、用空调、清淡饮食、保休息、特殊人群加强防护

请务必提高警惕一旦出现上述症状,立即行动您的快速反应能挽救生命


(来源:消化内科  龙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