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糖尿病患者外伤,别拿伤口不当回事!
近日,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接诊了一位68岁既往有糖尿病的外伤患者,右手在和面过程中不慎被机器挤压,导致多指严重外伤。
通过X线检查,发现右手第四指骨折;多个手指软组织撕裂,伴出血明显,创面污染严重。面对医生建议的住院和手术治疗,老人却坚决拒绝,要求“消毒一下就行”。
这一幕令人心痛也深思:对于糖尿病合并创伤的患者,若处理不当,后果可能远超想象!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的外伤处理尤其重要?
糖尿病患者因长期高血糖,会造成伤口经久不愈、血管和神经的慢性损伤,进而导致:
1.伤口愈合能力差;
2.感染风险高(尤其是革兰阴性杆菌、厌氧菌);
3.末梢感觉迟钝,容易忽视伤情严重性;
4.一旦感染蔓延,可能发展为蜂窝织炎、败血症,甚至截肢。
从“消毒一下”到“规范治疗”,一念之差可能就是两种不同的结局!
医生不是“只要钱”,而是“不想你失去手指”
在急诊,医生建议:
1.完成影像学检查(X光)明确骨折情况;
2.注射吸附破伤风疫苗+破伤风抗毒素,预防破伤风感染;
3.建议住院,进行清创缝合、抗感染治疗、监测血糖等;
4.联合骨科进一步处理。
但患者及家属反复拒绝,甚至情绪激动误解医生“过度治疗”。其实,这是对糖尿病伤口处理专业流程的误解。
正确处理糖尿病外伤的五大要点:
1.第一时间清创缝合+消毒+包扎;
2.必须注射吸附破伤风疫苗+破伤风抗毒素;
3.进行影像学检查,判断是否骨折或肌腱损伤;
4.住院/随访观察创面;
5.严密控制血糖,有利于创面恢复。
对于既往有糖尿病患者,不要“怕花钱就不正规治疗”。很多老年人疼痛感觉迟钝,看起来“小伤”,实际上不正规处置,就会变得很严重。
小伤不小视,尤其在糖尿病患者身上。医生专业性的治疗不是“多此一举”,而是“料病如先”的急先锋。请不要误解医生针对病情给出的治疗方案,他们是用专业的判断去争取你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请给医生一些信任,也给自己和家人一个机会。
(来源:急诊医学科张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