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警惕!糖尿病正年轻化,饮食调控刻不容缓
“医生,她才22岁怎么会得糖尿病呢?”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病房内一位外婆发出不可置信的疑问。小张是一位毕业后暂在家待业的姑娘,因感觉严重口渴到医院进行身体检查而发现患了糖尿病。据了解,小姑娘非常喜爱喝奶茶、吃炸鸡等高糖高油高脂的食物,日常生活基本靠各种饮料奶茶来充当白开水,最常见状态就是躺沙发上玩游戏。小张的状态也是当下许许多多年轻人的生活日常,这种不良的生活方式正在一步步蚕食许多人的健康。
在过去,糖尿病常被视为中老年人的“专属疾病”,但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被糖尿病盯上。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20至35岁人群的2型糖尿病发生率显著上升,10年之间激增大约300%。这一趋势少不了当代年轻人不良生活方式的推波助澜,如高糖高油饮食、久坐不动、暴饮暴食、熬夜,都在悄悄为糖尿病埋下隐患。对年轻人来说,一旦患病,漫长的病程会大大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这些并发症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失明、心梗、脑梗等严重后果,极大地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
饮食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合理的饮食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波动,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对于已经患病或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群来说,科学的饮食管理至关重要。
一、均衡营养摄入
1.碳水化合物:选择富含膳食纤维、消化吸收速度较慢的全谷类食物,避免食用过多精加工谷物。一般来说,碳水化合物应占每日总热量的45%-60%。餐后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可适当降低碳水化合物的占比。
2.蛋白质: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奶制品等,有助于维持肌肉量和身体正常代谢。蛋白质摄入量可占每日总热量的15%-20%。
3.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如橄榄油、鱼油、坚果等,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油炸食品、部分加工零食等)的摄入,控制膳食中胆固醇的摄入,脂肪供能应占每日总热量的20%-30%。
二、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膳食纤维能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峰值,还能增加饱腹感,有助于控制体重。建议每天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豆类等食物。像菠菜、西兰花、魔芋、燕麦等都是膳食纤维的良好来源。
三、饮食注意要点
1.保持规律的饮食时间,一日三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饥饿。如果容易饥饿,可在两餐之间适当加餐,但要注意控制加餐的热量。
2.避免高糖饮品:像可乐、奶茶、果汁饮料等高糖饮品,含糖量极高,可以选择白开水、淡茶水、黑咖啡等无糖饮品。
3.谨慎选择水果:在血糖控制平稳的情况下,可以适量食用水果,但要选择低糖水果,如苹果、柚子、草莓、蓝莓等,一般建议在两餐之间吃水果,每次控制摄入量。
4.控制盐分摄入:过多的盐分摄入会加重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而糖尿病患者往往更容易合并心血管疾病。根据最新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建议食盐摄入量每天不超过5克,同时避免食用咸菜、腌制品等高盐食物。
5.注意烹饪方式:尽量采用清蒸、煮、炖、凉拌等低油低盐的烹饪方式,避免油炸、油煎、红烧等高热量烹饪方法。例如,将炸鸡换成烤鸡腿,将红烧肉换成清炖排骨。
饮食调控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环节,尤其对于年轻患者来说,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刻不容缓。不止糖尿病患者,普通人群也能通过科学的饮食管理,改善肥胖,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来源:内分泌科 唐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