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世界肾脏日:“爱护肾脏,过健康人生”
世界肾脏日:“爱护肾脏,过健康人生”
(肾病内科/风湿免疫科 王芳)
2021年3月11日是第16个世界肾脏日世界肾脏日(World Kidney Day)是由国际肾脏病学会和国际肾脏基金联盟联合提议设立的,定为每年3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四。
中国成人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为10.8%,我国现有上亿人患慢性肾脏病;而中国成人糖尿病总患病率为12.8%,我国的糖尿病人约1.2亿人。也就是说,我国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人数比糖尿病人少不了多少。
但在人们的认识里,糖尿病人遍地都是,而慢性肾脏病人却没有多少,人们普遍忽视慢性肾脏病的存在。
临床上经常发现,一些人本不是肾脏病比如“腰痛”、“性功能不好”却去肾内科就医,而对真正的肾脏问题比如蛋白尿、血尿、高血压等却视而不见;肾脏出现问题,不去控制危险因素,而是想尽各种办法去“大补”。
肾脏作为人体最重要器官之一,承担着多项生理功能,其中就包括生产尿液。
正常的小便呈淡黄接近透明的颜色,当尿液出现异常,往往就会让人担心:“是不是肾脏出现了问题。”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
常见的尿液异常现象和肾脏的关系
尿液呈黄色
小便泛黄相信大多数人都经历过。不过这并不是肾脏出问题的表现,通常只是因为水喝得太少了。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长期喝水太少,也会导致肾脏受损。如果小便颜色经常很黄,就应该改变喝水习惯,不要等到口渴了才想起来要喝水。
还有一种情况也会导致尿液呈黄色(通常是明黄色),那就是服用了某些药物,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C、黄连素、大黄等。这种情况则不需要担心,停药后就会恢复正常。
泡沫尿/蛋白尿
肾病早期,尿中少量的蛋白往往没有任何不适感觉,大多是体检时发现。大量蛋白尿时会出现尿中泡沫,严重的泡沫尿类似于啤酒花。当然,尿中其他有机成分增多比如尿糖阳性也会出现泡沫尿,但无论如何,出现泡沫尿一定要尽早就诊。
尿检中尿蛋白“+”是尿蛋白的定性检查,结果为“+” 、“2+”、“3+”、“4+”,加号越多,尿蛋白越重。
一般来说,肾脏一有损伤就出现蛋白尿,所以蛋白尿是肾脏病早期而又确切的证据。查一次尿,既便宜,又不用抽血,而且还能早期发现肾脏病,一定不要忽略。
夜尿增多
肾脏病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因为在肾脏病早期,不痛不痒很难发现。夜尿增多,就是肾脏向你发出的求救信号,但也往往意味着肾脏已经出现了一定的损伤。
除了肾脏疾病以外,心力衰竭、肝硬化等也能导致夜尿增加。如果发现夜尿增多的现象,建议尽早去医院检查,明确病因并积极治疗。千万不要发展到了尿毒症才追悔莫及。
血尿
严重血尿肉眼即可辨别,尿液颜色呈“洗肉水”或鲜血样,还可以看到血凝块,我们称之谓“肉眼血尿”。出现肉眼血尿,一般第一时间就要来就诊。
此外,尿液发红未必都是血尿,某些食物或药物比如甜菜、利福平等都可以使尿液发红。
排尿疼痛感
排尿疼痛感,一般来说和肾脏疾病无关。
最常见的原因是尿路感染。此外,还有输尿管结石、膀胱肿瘤等原因也会引起排尿时的痛感,此时应该去泌尿外科就诊。
少尿/无尿
全天尿量少于400ml属于少尿,小于100ml就已经是无尿了。
人体每天代谢产生的废物需要至少500ml的尿液才能完全排出体外,若废物无法及时排出体外,就意味着肾功能会受损。
小便就像是整个泌尿系统(肾脏、膀胱、尿道等)的代言人,当泌尿系统出现什么问题,小便往往就会发出警报。养成小便之后看一眼的习惯,可能会让你获益终生!
如何早期发现肾脏病?
出现下列现象,应尽早进行肾脏相关检查。
➤ 眼睑、面部水肿,脚部、踝部水肿;
➤ 疲乏无力,精力不充沛;
➤ 夜尿增多;
➤ 高血压,尤其是年轻人高血压;
➤ 尿中有泡沫;
➤ 尿颜色加深,尤其是在感冒后;
➤ 恶心、呕吐,食欲降低;
➤ 面色及甲床苍白,贫血,尤其是男性贫血;
➤ 口气中尿骚味;
➤ 皮肤瘙痒。
肾脏相关的检查有哪些?
肾脏常规检查包括尿常规、肾功能、泌尿系统彩超等;
目前国际上提倡慢性肾脏病早期筛查“三步曲”:首先,要测量血压;其次,尿常规检查检测尿蛋白;第三,检查肾功能。
肾内科专家黄明勇副主任医师提醒大家:
早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体现了我国传统医学对疾病预防的深刻认识。
因此,我们要重视对肾脏病的预防,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已有肾脏病的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尿酸、尿蛋白、肾功能等指标,注意并发症的防控,从而减少肾脏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