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您的位置: 首页 >健康指导>科普文章>详细内容

扩大认知,遏制耐药! ——2021年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

发布时间:2021-11-22 信息来源: 【字体:

扩大认知,遏制耐药!

——2021年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

(药剂科  曹欣宇)

目前,微生物耐药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健康领域的重大挑战,也是各国政府和社会广泛关注的世界性问题。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抵制耐药性——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设定每年的11月18日-11月24日为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今年的主题是“扩大认知,遏制耐药”。旨在提高全球对抗微生物耐药危机的认识,宣传抗微生物药物的合理使用。其中抗菌药物是应用最广的一大类药物,能够治疗细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性疾病。

1679ec468ada41fc8f1fab0f2183d2cb.png 

1.滥用抗菌药物的危害

在老百姓心目中抗菌药物是一个万能的药物,身体感觉哪里不舒服,首先想到的是服用点抗菌药物。滥用抗菌药物有哪些危害?

1)产生耐药性:细菌可对抗菌药物产生广泛而迅速的耐药性。滥用抗菌药物的过程就是培养耐药性细菌的过程。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引起菌群失调:应用抗菌药物在杀灭致病菌的同时,也会对体内的正常菌群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破坏人体内微生态环境的稳定,引起菌群失调、二重感染。增加患者的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增加病死率,增加医疗费支出。

3)引起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发生:滥用抗菌药物会引起许多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发生。如肝、肾损害,药物性营养不良等。抗菌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大都具有渐进性、积累性,故有隐蔽性,一时难以觉察,使患者病情加重,甚至发生致残或致死。

2.抗菌药物使用的误区

误区① :抗菌药物=消炎药

炎症可由细菌、病毒感染引起,也可能是非感染因素引起。抗菌药物仅适用于细菌引起的炎症。

误区②:抗菌药物可预防感染

临床上除个别特殊病例和部分手术病人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外,其余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否则会造成二重感染。

误区③:广谱抗菌药物优于窄谱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使用的原则是能用窄谱的不用广谱,在没有明确病原微生物时可以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如果明确了致病的微生物最好使用窄谱抗菌药物。否则容易增强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误区④:新的抗菌药物比老的好,贵的抗菌药物比便宜的好

其实每种抗菌药物都有自身的特性,优势劣势各不相同。例如,红霉素是老品牌抗菌药物,价格很便宜,它对于军团菌和支原体感染的肺炎具有相当好的疗效,而价格非常高的碳青霉烯类的抗药物和三代头孢菌素对付这些病就不如红霉素。而且,有的老药药效比较稳定,价格便宜,不良反应较明确。

误区⑤:使用抗菌药物的种类越多,越能有效地控制感染

现在一般来说不提倡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因为有的联合用药不仅不能增加疗效,反而降低疗效,而且容易产生一些毒副作用。

我们应当深刻认识,人类将长期与微生物共存,而随着微生物的耐药问题日趋严重,人类将面临无药可用的局面。公众需加强对抗微生物药物的认识,从现在起,从每个人做起,要改变认知误区,谨慎地寻求抗微生物药物治疗。以实际行动做到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保护自我和家人健康,为子孙后代避免耐药微生物的侵害而做点己所能及的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