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您的位置: 首页 >健康指导>科普文章>详细内容

【健康科普】癌症防治,共同行动—口腔癌篇

发布时间:2023-04-19 信息来源: 【字体:

癌症防治,共同行口腔癌篇

(肿瘤一科  赵惠)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是由中国抗癌协会1995年倡导发起的,每年的4月15日~21日规定为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简称4.15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2023年是第29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癌症防治,全面行动——全人群  全周期 全社会”。旨在积极倡导每个人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正确认识癌症、全民参与防癌抗癌。

我们为什么要做口腔筛查?

口腔癌位于全身恶性肿瘤第12位,多发生于40-60岁,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高和年轻化。每年有45000人被诊断患有口腔癌。不幸的是,超过50%的患者由于病症发现不及时,均在5年之内死去。一个简单的筛查可以增加口腔癌痊愈的几率:建议每个人每年都进行常规的口腔检查,以确保口腔健康。

口腔癌是如何得的?

恶魔果实、软性毒品——槟榔

口腔癌危害不小,口腔是消化器官的起点,饮食会受到很大影响。其次,它给周围组织带来更多的疼痛,口腔粘膜富含神经,周围肌肉组织和骨组织的侵袭会引起疼痛并影响其功能。那么得了口腔癌有什么征兆,是怎么引起的。

长期抽烟、过度饮酒、嚼槟榔是口腔癌的三大危险因素。此外,口腔卫生差,口腔异物(如牙根或锐利的牙尖、不合适的假牙)长期刺激口腔黏膜,经久不愈的口腔溃疡,黏膜白斑及红斑等口腔癌前病变,HPV感染等,这些都可能引起口腔癌

如何早期发现口腔癌?

一是口腔黏膜颜色变成白色、褐色或黑色,尤其是口腔黏膜变粗糙、变厚或呈硬结,出现口腔黏膜白斑、红斑。

二是嘴唇或口腔内肿块,口腔癌肿早期,仅表现为局部的小肿块,常常没有特别不适。

三是溃疡不愈。口腔溃疡的病程一般不超过两周,如果烧灼感、疼痛等症状超过两周仍不见好,需警惕口腔癌的可能。口腔癌常表现为溃疡的形式,四周边缘隆起,中央凹凸不平,并有坏死组织覆盖,疼痛明显。早期一般无痛或仅有局部异常摩擦感,溃破后疼痛明显,随着肿瘤进一步侵犯神经及周围组织,可引发耳部、咽喉痛或牙痛。

四是颈部肿块。这也是口腔癌常见的症状之一,口腔癌多向附近的颈部淋巴结转移,有时原发病灶很小,甚至症状还不明显,但癌细胞已转移至颈部淋巴结。因此,颈部淋巴结如突然肿大,需检查口腔。

最后是功能障碍。肿瘤可能侵犯张闭口肌肉和下颌关节,导致开闭口运动受限

口腔癌怎么预防、诊断和治疗?

 预防和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少嚼槟榔;正确刷牙保持口腔卫生。尽早处理口内残根及锐利牙尖,去除不良假牙。对于经久不愈的口腔溃疡和口内异常斑块及时治疗。此外,均衡营养、适度锻炼加强免疫力也是必要的。一旦发现口内异常新生物,尽早来正规医院就医,由专业医生做出诊断和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