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您的位置: 首页 >健康指导>科普文章>详细内容

【健康科普】安全吞咽,一学“救”会

发布时间:2023-08-10 信息来源: 【字体:

安全吞咽,一学“救”会

(全科医学科/老年医学科   聂阳)

您身边有过喝水、进食被噎呛的老人吗?随着人口老龄化飞速发展,吞咽问题成为老年人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之一,民以食为天,吞以咽为先,吞咽是我们每天最常做的一项运动,但看似平常的运动,对于有些老年人来说是很困难的。那么什么是老年人噎呛?为什么会发生噎呛?发生噎呛要怎么处理?如何预防噎呛呢?……带着这些问题,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老年医学科为您一一答疑解惑!

噎呛指食物阻塞咽喉部或卡在食管的某处狭窄处,甚至误入气管而引起呛咳、呼吸困难、窒息,医学上称之为老年性食管运动障碍,民间又称之为“食噎”或“噎食”,噎呛致死可发生在任何年龄阶段,但约75%发生在老年期,噎呛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发生率较高,且随着增龄风险增高。

老年人易发生噎呛原因有哪些?

1.生理性因素大部分老年人患有牙病或缺少牙齿,且其口腔、咽喉等部位组织结构出现退行性改变,细胞间出现失衡情况,对于食物刺激反应不够灵敏,咽喉部位感觉降低,且避免异物进入气道的反射性能力降低,因而老年患者易出现噎呛问题。

2.疾病原因部分老年人患有心血管、脑血管疾病,且可能存在吞咽反射障碍;部分老年痴呆症患者出现吞咽障碍的几率较高,且不存在饱腹感,因而此部分老人将出现暴饮暴食的情况,其出现噎呛情况的几率较高;部分老年由于器官病变,因此体质较弱,容易出现返流、噎呛情况。

3.药物因素由于患有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或老年痴呆症的老年需长期服用药物进行治疗,其可能会影响患者咽喉部位肌肉功能老人可能出现暴饮暴食情况,此类老年极易出现噎呛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威胁老年的生命安全。

4.食物因素大部分老年佩戴有假牙,因此老人并不能彻底咀嚼这些食物,比如年糕等黏性较强的食物。老年人在食用馒头等水分较少的食物时,可能出现噎呛问题等。

怎样正确识别噎呛呢?

老人发生噎呛的表现主要为以下几点:噎呛早期出现面部涨红、呛咳反射症状。部分老年人在出现噎呛问题时,还可能出现一只手一直贴在颈前咽喉部位,其表情十分痛苦;噎呛中期出现胸闷、窒息感,老人并不能将食物吐出,且存在双手乱抓等症状;噎呛晚期出现面色苍白、口唇发紫、昏厥等症状。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出现浑身抽搐、呼吸停止等症状。

发生噎呛的紧急处理?

老年人进食或鼻饲时出现呛咳,应立即停止进食,给予叩背,协助老人尽快咳出食物,如老人出现呼吸困难、喘鸣、面色苍白,若发生了窒息,应立即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措施,清醒老人嘱其坐位或立位,施救者站在老人后面握拳放于病人腹部迅速有力向上向内冲击患者腹部,增高腹腔内压力,使横隔升高,强迫气体从气道排出气道食团也随之排出,必要时需行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

预防噎呛的方法有哪些?

1.为避免老年出现噎呛情况,在其使用肉类时,需尽量为老年人剔除鱼刺及骨头。另外,老年人需尽量食用软烂的食物。同时,还需严格控制食物温度及数量,老年人严禁食用生冷、过热、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老年人进食时,除必要沟通外,需尽量避免交谈,以免影响老年人注意力及情绪。

3.老年人喝水时需集中注意力,且避免与他人交谈。同时,老年人需使用矮身杯饮水,且饮水时头部略微向后仰,以免由于体位问题出现噎呛问题。

4.老年人需尽量选择坐位或半坐位进食。若老年患者行动不便必须卧床,则需保证患者床头角度为 60 度及以上。

5.老年患者需尽量少食用馒头、汤圆等易出现噎呛的食物,若必须使用则需准备汤,以备不时之需。

6.老年需在食物被充分咀嚼后才可吞咽食物等。

7.若老年存在吞咽障碍,需加强吞咽锻炼,以减少其出现噎呛问题的几率。吞咽功能锻炼方式:首先,面部运动,比如:张口皱眉、呲牙等动作;其次,舌部运动。在此环节,老年患者需保证其舌尖在口腔中左右运动,并伸直舌头做环状运动;再次,喉部肌肉训练。老年需捏住自己的喉结上下运动,并做吞咽动作,在不断运动中激发其自身的吞咽反射功能;最后,软腭训练老年需在张嘴后使用压舌板将其舌头压住,并使用棉签蘸取凉水擦拭其软腭位置刺激患者软腭,此时患者需发出“啊”的声音,提升其软腭,这对老年吞咽具有一定帮助。采用以上多种锻炼方式可提高老年人吞咽功能,预防噎呛问题。

    关爱老人,正确预防噎呛,做好自己的健康责任人,关注吞咽障碍,享受食之愉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