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支原体肺炎强势来袭,我们该如何应对?
支原体肺炎强势来袭,我们该如何应对?
(儿科 石金晶)
秋日来临,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门诊接诊了多例肺炎患儿,其中又以支原体感染所致的肺炎例数居多。部分家长可能对支原体肺炎稍有了解,但了解有限,只知道支原体感染后孩子又发烧又咳得难受。那么,什么是支原体肺炎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
支原体肺炎又称原发性非典型肺炎,是学龄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一种肺炎,由肺炎支原体(MP)感染所致。全年均可发生,各个年龄段的儿童均可发病,占儿童肺炎的20%左右。该病起病缓慢,潜伏期约2—3周。大多起病不急,初期有全身不适、乏力、头痛等症状,2—3天后出现发热,体温常达39度左右,可持续1—3周。通常还伴有咽痛和肌肉酸痛。
初期刺激性干咳为突出表现,有的类似百日咳样咳嗽,可咳出黏稠痰,甚至带有血丝。一般无呼吸困难表现,有些患儿有胸痛、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肺部体征常不明显,少数可听见干、湿啰音。婴幼儿起病急,病程长、病情重,以呼吸困难、喘憋和肺部哮鸣音较突出,可闻湿啰音。部分患儿可出现多系统的损害,如心肌炎、肝炎、脑膜炎、肾炎等。支原体肺炎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目前临床上以阿奇霉素为首选,但在输注阿奇霉素时可能出现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等不适,可适当调慢低速和适当进食来缓解不适。
宝宝不小心感染了支原体,家长们也不要惊慌,可以这样做:
1.适当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嘱患儿卧床休息减少活动。根据患儿体温及室内温度及时增减和更换衣物,使患儿保持在舒适状态。
2.当年长患儿咳嗽有痰时应指导患儿正确的咳嗽方式和叩背,协助排除痰液。如咳嗽时深吸一口气,屏气3—5秒后再用力咳出;拍背时手成空心掌由下往上,由左向右拍背。婴幼儿可经常变换体位,可行雾化吸入使痰液变稀薄以利于咳出,用以上方法不能排除痰液时,必要时可用吸痰器吸出痰液。
3.患儿有发热时,应密切监测患儿体温变化,低热时可采取物理降温,如多饮温开水,温水泡脚,温水擦浴等。高热时可口服布洛芬,必要时及时就医,避免高热引起热性惊厥。
4.同时还应给予足量的维生素和蛋白质,少量多餐进食。婴幼儿喂哺时应耐心,每次喂食须将头部抬起,避免呛入气管引发窒息。
5.家长可加强患儿的营养,培养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从小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经常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改善呼吸功能。婴幼儿应尽量少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戴好口罩,尽可能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