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您的位置: 首页 >健康指导>科普文章>详细内容

【健康科普】疟疾不“虐”,教你防控小妙招!!

发布时间:2023-12-11 信息来源: 【字体:


近日,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科成功救治了一例疟疾患者。53岁的陈先生因寒战、发热、恶心、头痛、尿频、尿急,来到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接诊医师王钰莹通过仔细询问病史及细致体格检查后,惊讶发现,患者之前在国外务工,20多天前从非洲几内亚共和国回国并主动告知王医生当地疟疾流行。了解情况后,王医生立即上报感染科主任肖蓉、医务科、院感科,并立即为患者完善外周血涂片显微镜检查,在显微镜下直接找到了罪魁祸首“疟原虫”,同一时间也将患者外周血标本至常德市疾控中心行疟原虫分型检测。根据患者国外疟疾流行区域务工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外周血涂片镜检结果,明确诊断为疟疾,并且出现了肝肾功能损伤、严重贫血及血小板减少,当机立断进行抗疟药物治疗,患者入院第二天体温恢复正常,其他不适症状缓解。目前患者已完成抗疟疗程,不适症状消失,复查外周血涂片疟原虫阴性,已痊愈出院。

一、疟疾是什么?

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感染,危及人身健康的虫媒感染病,老百姓称为“瘴气病”“瘴疠”“打摆子”。它通过雌性按蚊叮咬传染,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甚至危及生命。世界卫生组织将疟疾与艾滋病和结核病并称为全球三大公共卫生问题。疟疾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区域,主要有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形疟4种类型。

 

二、疟疾如何传播?

1.传染源:疟疾患者、无症状带虫者。

2.传播途径:蚊叮咬传播(主要);输血传播(少见);患病孕妇经胎盘感染胎儿(偶有);诺氏疟原虫可通过猴—蚊—人传播(特殊)。

3.易感人群:除了某些具有遗传特质的人群,其他人群对疟原虫普遍易感。

   

三、感染了疟疾会有什么表现?

典型的疟疾发作包括4个阶段,前驱期—发冷期—发热期—出汗期。发病前常有疲乏、不适、厌食,然后骤然畏寒、寒战(“打摆子”)继而出现高热,体温可升高至39—41℃,热退后出现大汗淋漓,体温降低,感觉困倦嗜睡,还可伴随出现头痛、肌肉酸痛、恶心、呕吐、尿频、尿急,严重者出现抽搐、昏迷甚至死亡。儿童、孕妇、免疫系统较弱的人更易受到严重影响。

     

四、感染疟疾了怎么办?

如果您出现了发热、发冷、头痛、腹部不适等疑似疟疾症状时,又到过疟疾流行区或者最近2周内有过输血,要尽快当地医院就诊,抽血查涂片发现是否存在疟原虫、是哪种疟原虫,积极配合治疗,一般预后良好,否则很容易发展为重症,甚至危及生命。

五、疟疾有哪些预防措施?

防蚊!防蚊!防蚊!传播媒介防制是控制疟疾的重要手段!

(一)赴疟疾流行区前应了解目的地疟疾流行状况,做好个人防护准备。

(二)在疟疾流行区期间:1.防蚊措施提倡使用蚊帐、纱门、纱窗、蚊虫趋避剂、穿长衣长裤等个人防蚊措施,长期居住者推荐采用长效杀虫剂处理蚊帐以及杀虫剂室内滞留喷洒等,并加强居住地的环境治理,减少蚊虫滋生。

     

(三)预防用药:磷酸哌喹每次服600 mg,每月1次,睡前服(连续服用不超过3个月)。

                

(四)回到国内后 如出现发冷、发热、出汗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入境和就医时应主动告知旅行史,并按医嘱全程、足量服用抗疟药物。

感染科主任肖蓉温馨提示:从非洲、东南亚等疟疾高流区域返回人员需做好自身健康监测,一旦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类似症状,切勿认为就是普通感冒或者是新冠感染,也可能是疟疾、登革热等输入性传染疾病,应及时就诊并告知医生境外旅居史。

(来源:感染科  许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