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您的位置: 首页 >健康指导>科普文章>详细内容

【健康科普】150ml!六旬老人摔倒一个月后竟......

发布时间:2024-03-22 信息来源: 【字体:


64岁的老伯向来头脑清楚、身体强健的,但是最近身体却出现问题。阵发性头晕、头痛、恶心、欲呕、行走不稳、右下肢乏力明显……刚开始家人也没当回事,带其前往当地卫生院治疗。打针输液好几天,症状未见好转,反而欲发精神差、食欲差,女儿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赶紧将老人送往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治疗。神经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朱先飞老伯完善头部CT后,这才“破了案”,CT结果示“左侧硬膜下血肿(亚急性期)”。

 

头部CT结果——慢性硬膜下血肿

据悉,肖老伯在一个月前摔了一跤,当时也没什么异常,甚至头部都没破皮,也没当回事,未告知家属。直到头部CT扫描,才发现头部竟隐藏着一个炸弹。

 

完善术前评估后,朱先飞当日就在局麻下为肖老伯行了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手术过程中患者只需保持清醒,仅用“指甲盖”大的切口就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引流出150毫升淤血,仅2天肖老伯便脱离危险并顺利拔管。

 

一、什么是慢性硬膜下血肿?

临床上有一种“脑出血”,它出血隐匿,在医学上称为硬膜下血肿。它是指颅内出血血液积聚在硬膜下腔,在颅内血肿中发生率最高。

根据伤后血肿发生的时间,分为:1.急性硬膜下血肿(伤后3天以内);2.亚急性硬膜下血肿(伤后3天-3周内发生);3.慢性硬膜下血肿(伤后3周以上)。中老年人容易发生慢性硬膜下血肿,这种血肿有时候发生在外伤后1-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二、慢性硬膜下血肿有哪些症状呢?

1.颅内压增高症状:头痛,头晕,呕吐;

2.精神障碍:痴呆、淡漠、记忆力下降、定向力障碍和智力迟钝等;

3.局源性脑症状:偏瘫、麻木、失语和局灶性癫痫等;

老年人在不慎跌倒时,头部受到磕碰,但由于当时症状轻微,加之老年人常伴有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易误诊为高血压、颈椎病等,未引起家人的特别重视。

直至3周—3月后甚至更长时间,随着血肿的增大以及颅内压力的逐渐升高,老年人可能会出现上述症状等,酷似老年痴呆、脑血管疾病,导致误诊率很高。

三、需要做哪些检查可以发现它呢?

1.头颅CT扫描:图像显示在颅骨内板下见到新月形的混杂密度阴影,伴随有脑室受压、中线移位等,可以明确“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

2.头颅MRI也是确诊该病的影像学检查之一。

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专家提醒您,长期服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的人群,要预防跌倒及磕碰;长期慢性疾病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果外伤后出现头部发沉、发胀、肢体活动不利,尤其有轻微的头部外伤史,要及时就医。

(来源:神经外科  徐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