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您的位置: 首页 >健康指导>科普文章>详细内容

【医院动态】炎炎夏日 警惕卒中

发布时间:2024-06-11 信息来源: 【字体:

很多人都觉得,寒冷的冬季是脑血管病的发病高峰期其实不然脑卒中作为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在高温天气下的发病率依然居高不下。研究表明,当气温上升到32摄氏度以上时,脑卒中的发病率要比平时高66%,并且随着气温的升高,危险性还会增加。

为什么高温天气也会有影响?

随着气温的升高,人体出汗增多,体内水分流失增快导致体内血液黏稠、血流速度减慢,诱发脑缺血、缺氧。加之高温闷热天气中老年人对气候的适应能力下降也容易心烦气躁、情绪波动大,这也是诱发脑血管疾病的原因之一。

出现哪些症状要警惕脑血管意外?

在高温环境下,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应警惕脑卒中,立即就医:

1.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麻木无力或麻木;

2.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

3.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

4.眩晕伴呕吐;

5.双眼向一侧凝视;

6.单眼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

7.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

8.意识障碍或抽搐。

有哪些应对措施预防高温天气下的脑血管意外?

为降低高温天气下脑卒中的发生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保持室内外温差适中,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相关研究表明,当气温超过35摄氏度,日照时间超过12小时,空气湿度高于80%的时候,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对人体的影响明显增强,具体表现为心烦暴躁,而情绪的异常波动也会传导至人体的神经系统,影响人体血压水平,诱发卒中的发生。

2.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建议每天喝15002000毫升的白开水或绿茶、绿豆汤等保持体内水分平衡。天气炎热可以多喝一些金银花、菊花、荷叶泡的淡茶水既可以防暑,又可以稀释血液、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

3.饮食清淡,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注意荤素搭配,粗细混吃,注意补充奶类,多吃蔬菜瓜果。这些都将有利于减轻高温对大脑的影响。

4.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高温环境下,人体消耗增加,需要充足的休息来恢复体力。

5.注意防晒,避免阳光直射。阳光中的紫外线对大脑有一定的损害作用,应做好防晒措施:(1)根据所处环境选择合适的spf值的防晒霜;(2)外出时使用遮阳伞、戴遮阳帽;(3)避免中午日光照射强烈时外出。

6.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由于温度升高,饮食结构改变,药物剂量也要相应调整。

炎炎夏日及时调整生活方式,注意饮食、睡眠等生活细节,适时顺应气候的变化,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并能遵照医生的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平安度过夏天。

(来源:神经内科  鲍习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