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视点】严定春家的“双喜”临门
严定春家的“双喜”临门
(10月1日 常德晚报)
9月25日下午3时,市第二人民医院产科病房里,52岁的严定春乐得合不拢嘴,开心地为新诞的孙儿做清洁护理。出生才一天的小孙子为这个家庭带来了忙碌,更让这个家庭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国家卫生惠民政策。
“我当时还以为医生在开玩笑呢!在医院生个小孩多贵啊,怎么可能不要钱呢?”严定春乐呵呵地告诉记者,他们一家是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德山镇二里岗村的村民。9月23日,儿媳妇因临盆在即来到市二医院,她当时随身带了4000多元准备作为医药费,因为以前村里其他孕妇去医院生小孩都会带这么多。到医院窗口缴费时,收费人员问她是否买过新农合?她回答买了。结果收费人员告知,不用交费就可以在医院生产,但需要提供4个证明:新农合参合证明、户口本、身份证、准生证。严定春不相信有这样的好事,连声问不会是开玩笑的吧?得到肯定答复后,严定春还是不放心地问了一句:“不会在我媳妇落月出院的时候又收我们的钱吧?”回答:肯定不会!
平时很少看报的严定春不知道,随着近年来国家卫生政策对农村和农民的重视,已让农村孕妇比城市孕妇先迈入了生产基本费用“全免费”时代。今年9月1日,市卫生局正式推行农村孕产妇县乡住院分娩基本医疗全免费工作,只要参加了新农合,在县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等医疗机构生小孩都由政府买单。
“变化真是太大了!我还记得20多年前,我是在农村老屋里生的儿子,那时农村卫生条件很差,生孩子都是找队里的接生婆。”严定春回忆,这些接生婆医疗水平有限,遇到难产根本无能为力。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村里的接生婆淡出了历史,一些经济条件好的人去外面的医院生产,但费用全部要自己出,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近年来,村里人都开始购买新农合,在医院生小孩大部分的开支都能报销,“硬是没想到现在居然不要一分钱了,比城里人还幸福!”
(编辑:庞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