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媒体聚焦>详细内容

【潇湘晨报】轮椅医生周元甫:我也是病人,能理解病人的不易

发布时间:2014-06-05 信息来源:市第二人民医院 【字体:

 

轮椅医生周元甫:我也是病人,能理解病人的不易(图)

来源:潇湘晨报

     周元甫的双腿已经萎缩,每天需要在家人的陪伴下,把三轮车开到门诊大楼。供图/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

  本报记者吴静 常德报道

  每天清晨醒来,49岁的周元甫先要检查一下自己的病情,胳膊能不能抬过头顶,手能不能拿稳水杯,然后在妻子的搀扶下,坐上电动三轮车去上班。

  周元甫是湖南省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传染科的医生,1993年,被确诊为“进行性肌肉营养不良症”,那年他28岁。

  周元甫坚持在轮椅上坐诊几十年,近日,他入围“全国健康卫士候选人”。有着医生和患者双重身份的他认为,处理好医患关系的关键在沟通,理解病人,帮助病人,取得病人的信任,“医生不仅要看病,而且要看心。”

  坐诊 和一个病人沟通一个多小时

  5月27日清晨7点半,周元甫坐着电动三轮车来到门诊大楼,妻子罗满群紧随其后。医院规定8点上班,周元甫怕行动不便耽搁时间,早已习惯提前半个小时来。

  “周医生,我的病好了吗?”41岁的龚跃云前来看病,3个月前,他胸腔疼得厉害,被诊断为肺结核。他说,每次周医生都要跟他细谈病情,一谈就一个多小时。周元甫细心交代着,最后又补上一句,“有事记得打我手机啊!”

  周元甫喜欢把患者当做自己的朋友,他说,拉近和患者之间的距离,打开他们的心扉,首先要沟通好,了解患者的病史,取得患者的信任。

  原则 坚持厉行节约的规矩为病人看病

  刚发病那几年,周元甫勉强能拄着拐杖行走,在妻子的陪伴下,他也会去长沙和北京等地看病,去了10多次。他一直不放弃对自己的治疗,请教名医,然后回家自己看医书,他常常梦想着,有一天能够站起来。

  回忆那些看病的艰辛过程,他用“不堪回首”四个字来形容。1994年,他和妻子带着大包小包行李坐火车去石家庄看病,没有买到座位票,就坐在过道上,趴在行李上睡了一晚。那种没有安全感的滋味,他说一辈子也忘不了。

  “我也是病人,我能理解病人的不易。”周元甫说,在看病难,看病贵的大环境下,他坚持着“厉行节约”的规矩,给病人看病,能用黑超不用彩超,能用胸片不用CT。在看好病的前提下,尽量为病人节约成本。

 

  寄托 坚守工作,是一份责任

  2011年,周元甫被评为湖南省“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近日又入围“全国健康卫士候选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