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报】妈妈,我想看到真的你”
妈妈,我想看到真的你”
2月7日上午8时,市第二人民医院护士程婷结束了6个小时的工作,走出隔离区脱下防护服稍加整理后,通过手机视频联系了家人。视频中年仅5岁的女儿的一句“妈妈,你什么时候能回家?”让她瞬间泪崩。
程婷今年30岁,丈夫也是一名医务工作者。14天来高强度的工作使她的体重从90斤瘦到了85斤。从1月25日到2月7日,程婷和另外20名护士姐妹战斗在医院临时成立的感染5病区,负责护理新冠肺炎轻中度患者。在我市累计治愈出院的14名患者中,先后有9名患者就出自程婷所在的病区。
“虽然说出来有点不好意思,但确实有不少姐妹是穿着纸尿裤来上班的。”程婷介绍,刚上班的那几天实行的是“三班倒”的工作方案,每人每天工作8小时。她们一旦进入病区,在这8小时内不得外出,且吃喝拉撒一切与生理相关的事情都只能忍着,在这同时还得面对患者的“随传随到”和执行医生的一系列指令。在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力下,病室的不少姐妹患上了泌尿系统感染等症,但为了站完8小时的岗,她们中有些人不得不穿上纸尿裤。
高强度的工作,防护服也成为一个累赘。程婷说,防护服的密闭属性,不但让她穿上后对原本熟悉的护理操作感到不便,并且在隔离病毒的同时也会锁住身体的水分,让她忙碌下排除的汗水在体表与衣服之间来回循环蒸发,一个班下来整个人就像洗了几次桑拿。“同时,N95口罩也有着较强的密闭属性,每次呼吸都能让疲惫的自己用尽全身的力气。”说着,程婷昂起头,向我们展示了她额头上粗糙的皮肤和催生的粉刺。
相对于生理,作为一名感染区护士,心理上同样存在一定压力。从得知疫情的那一刻起,程婷就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还要时刻为病人心理减压。前不久,病区接诊了一位40多岁的男性确诊患者,因为不相信自己感染了,患上了轻度抑郁,每天闹着要出院。面对这样的病患,程婷和姐妹们只能不断地做其思想工作,让他尽量配合治疗。在心理和生理的双重压力下,程婷坦言,为了单纯地发泄一下,也曾连线过专门派驻在市二医院的心理专家。
程婷和姐妹们每天在感染区重复着护理病患生活起居和执行医生指令的工作,她也不知道还要持续多久,但从她的话语里以及坚定的眼神中,分明涌动着一名一线医护人员的使命与担当以及一定战胜疫情的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