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晚报】同心抗疫“夫妻档”
同心抗疫“夫妻档”
■常德晚报记者 蒋文辉 通讯员 史习蒙
本轮疫情期间,常德市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涌现出很多先进典型。其中有一些医务工作者,既是夫妻也是“盟友”,他们把孩子托付给亲友后,携手奔赴“疫”线,联手冲锋在前,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周克尼和毛雅琴
“妈妈是不是不要我了啊……”这是感染十一病区护士长毛雅琴两岁的孩子对她说过的话。孩子突然发现夜夜陪着自己睡觉的妈妈不在身边,每天只能在视频里见到,所以以为妈妈不要自己了。
面对疫情,毛雅琴克服了家里一大一小两个孩子需要照顾的实际困难,主动请缨上一线。11月18日晚,她接到护理部电话,当即奔赴一线,忙碌到凌晨2点,第二天该病区顺利收治患者。
毛雅琴的丈夫周克尼是医院设备科的工作人员,负责设备调度。疫情期间,医院内任何一个病区的设立和运转都需要设备科的强力支撑,周克尼常常忙到凌晨,根本没时间照顾孩子。
周克尼的父亲是医院退休员工,家里两个孩子全靠爷爷照顾。时间长了,孩子似乎变得懂事了,家里7岁的“大宝”在视频里对毛雅琴说:“妈妈,我虽然很想和你一起,但是我知道你是去打病毒了。”
龚超和苏彩凤
“我们夫妻都到了一线,孩子是放在别人家帮忙照顾的……”检验科工作人员苏彩凤说。苏彩凤的孩子在读高一,正是学业关键时期。好在孩子平时非常听话懂事,让妈妈放心不少。
因为工作原因,苏彩凤已连续多天加班没有回家。这段时间医院核酸检测标本很多,苏彩凤经常夜以继日工作。苏彩凤的丈夫龚超是医院120车队的工作人员,主要负责转运感染者,同样忙得不可开交。
有人问龚超:“你们夫妻都去了一线,家里孩子怎么办?”龚超说:“孩子很懂事,不用特别操心。我和妻子都是医院比较特殊的岗位,所以不能休假。我们必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熊晓海和童梅
“这段时间很忙,几天接的电话比之前一个月加起来还要多……”医院运营管理部工作人员童梅说。
这段时间,童梅一直在隔离酒店做后勤保障工作。她担心的是抗疫工作者能不能吃好饭睡好觉,但是常常想着别人忘了自己,有时候忙得连续几天都没吃上一口热乎饭。
童梅4岁多的女儿和妈妈分开快一个月了,却显得异常懂事,以前她只要妈妈陪着睡觉,现在晚上都是爸爸哄睡觉。孩子说:“妈妈出去好久了,我知道妈妈是去打病毒了,我会乖乖听话。”
童梅的丈夫熊晓海是医院一名临床医生,单独陪女儿没几天,11月17日晚也加入抗疫一线。爸爸出门的那一刻,女儿虽然懂事,但始终还是个孩子,忍不住说:“爸爸不要走,妈妈已经好久没回来了……”熊晓海抱抱女儿,安慰了一会,就踏上了去隔离病区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