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视点】为患者消除病痛是我的职责
为患者消除病痛是我的职责
—— 记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疼痛科主任宋海
(来源:7月14日《常德日报》)
7月8日上午,记者在市第二人民医院见到疼痛科主任宋海时,他正为住院的病人查房。宋海安排一名护士把主任办公室打扫干净,以便接受采访。这位护士对记者说:“宋主任每天都很忙,根本没时间坐办公室,桌子椅子上全是灰。”
子承父业 卓有建树
宋海的父亲是市第二人民医院退休医生。年幼时,宋海很崇拜自己的父亲,他认为父亲的双手有着神奇的魔力,能够为病人消除各种痛苦。高中毕业,他考上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1993年分配到市第二人民医院,当一名麻醉科医生。从此,为每一个患者消除病痛,成为宋海孜孜以求的事业。
10多年前,疼痛科成为我国医学领域的新生学科,宋海密切关注全国领先的学术动态。2004年,我国疼痛学科创始人宋文阁教授在张家界进行学术交流。得知这一信息后,宋海凭着一股韧劲,只身前往专家们下榻的宾馆,几经周折找到宋教授,诚恳地表达了想拜宋教授为师的愿望。宋文阁被宋海的诚挚所打动,一个星期之后,就发函邀请宋海前往山东省立医院深造学习。
天分高加上勤奋好学,宋海很快成为疼痛学领域的专家,上门求医者络绎不绝。市第二人民医院领导也看到了疼痛学科在临床应用上的发展前景,2007年11月医院成立疼痛科,开全市医院之先河。
在宋海的主持下,市第二人民医院引进世界领先的疼痛微创技术——射频靶点热凝术。去年5月,从德国引进设备,开展椎间孔镜手术。此项技术的费用只有传统手术节的30%,并且最大限度地减轻病人的痛苦。市第二人民医院疼痛科成立以来,宋海为上千名患者消除了病痛。市七一机械厂退休职工董志梅被三叉神经痛折磨了20多年,2013年经宋海治疗后痊愈;娄底市的王女士患颈椎间盘突出症多年,去年10月慕名前来求治,宋海为她成功开展了“颈椎间盘后路侧隐窝胶原酶溶盘术”,填补了我市在此项手术上的空白……
援助西藏 情洒高原
2007年4月,宋海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支援西藏少数名族地区建设。在省卫生厅的安排下,他和9名队员组成湖南省第五批援藏医疗队远赴西藏山南地区隆子县参加医疗救援。当时,宋海的儿子只有两岁多,家庭的重担全都落在妻子的身上。
“刚到西藏,隆子县人民医院给我送了两样‘礼物’,一样是鞭炮,一样是弓弩。”宋海说,医院附近野狗特别多,经常成群结队攻击人,放鞭炮可以吓走野狗,弓弩能射杀咬人的野狗。
隆子县属高寒山区,颈、腰、腿痛患者众多。宋海借助隆子县人民医院有限的医疗资源平台,利用自己的专业特色和诊疗技艺,不分昼夜地为藏族同胞去除病魔,赢得当地群众的信任。
2007年7月,一个腰腿痛老年患者慕名从隆子县日塘镇赶到县医院求治,经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必须进行手术治疗,宋海决定使用疼痛微创技术——射频靶点热凝术为患者解除痛苦。然而,这种技术在隆子县还是第一次,县医院的设施设备不配套,手术存在一定风险。看着饱受痛苦折磨的病人,宋海反复分析病情,研究手术方案,模拟手术步骤。第二天,手术按计划进行,比想象的还要顺利。朴实的藏民用长满老茧的手紧紧握住宋海的手,嘴里不停的说着“扎西德勒(吉祥如意)”。
半年援藏结束,宋海一行临别前,当地政府和群众为医疗队举行了最热情的欢送仪式,宋海戴上洁白的哈达,深感医生这个职业的责任重大,也为之而感到自豪。
救死扶伤 医德为上
唐代“药王”孙思邈著在《千金要方》序言中讲到“人命至重,有贵干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清代名医夏春农也曾说过“医为仁术,重于救人。名利两途,弗暇计也。”我国古代将医生视为崇高的职业,对医者的德行也有极高的标准。宋海也深深知道,他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就要摒弃争名夺利,要坚持职业操守。
去年,家住德山的孙光赞老人在医院接受治疗后很快康复,他几次给宋海送红包,都被谢绝。一天下午,孙光赞做了一面锦旗,来到宋海办公室。当时宋海正为病人做手术,他静静地在门口等,一直到晚上7点多钟,宋海才回到办公室。刚一开门,老人就自己动手把锦旗挂在了墙上。
今年4月,常德经开区一大型建材城投资商刘先生慕名找到宋海,他长期被颈椎间盘突出病症折磨,同时还患有糖尿病,若在手术过程发生感染,患者不死则瘫。宋海不敢冒如此大的风险,刘先生给他发去一条短信让他下了决心,刘先生在短信中说:“宋医生,我咨询了北京武警医院的朋友,他知道您是湖南省疼痛科专家,请您做手术没有问题。您尽可放心,一切后果我自己承担。”宋海精心制定了手术方案,手术非常成功,刘先生多年手臂疼痛的症状立即消除。刘先生为宋海送去礼物,被他婉拒。刘先生不仅感激宋海高超的医术,更钦佩他的医德。
从医20多年,宋海获得过不少荣誉,还当选为市政协常委。因为医术精湛,省内外不少医院曾高薪聘请他,都被他拒绝。宋海说,没有医院给我这个平台,我也没有今天,踏踏实实当好医生,才是我的本分。为每一个患者消除病痛,是我的职责。
(编辑:庞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