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多学科综合治疗成功实施“巨型脂肪肉瘤”切除术
多学科综合治疗成功实施“巨型脂肪肉瘤”切除术
(骨科 李若谷)
近日,我院肿瘤科与骨科综合治疗成功切除一例重达19斤的“巨型脂肪肉瘤”。患者,男40岁,因“左大腿肿块进行性增大2年余”于12月8日入院。患者曾在市内某三级医院门诊就诊,穿刺病检为“粘液性脂肪肉瘤”,但因医生建议其行截肢术而拒绝手术治疗。最近,患者因症状加重,左下肢活动明显受限,经多方打听最终决定来我院就诊。入院时患者左大腿内后侧可扪及一约20cm*26cm*27cm大小肿块,并于12月12日在肿瘤科行左大腿脂肪肉瘤血管介入术,栓塞肿瘤主要供血血管,待患者情况稳定后于12月15日转入骨科继续治疗,经骨科全体医护人员讨论研究,制定详细手术方案,于12月18日在全麻插管下由主任医师张丕胜带领罗聪轶医师行左股骨下段肿瘤切除术及骨骺肌及软组织肿瘤切除术,术后,患者病情稳定。
据悉,脂肪肉瘤是第二位常见的软组织肉瘤,其中,黏液样脂肪肉瘤是脂肪肉瘤第二常见的一个类型。在所有脂肪肉瘤中发生率约为20%-50%。占所有软组织肉瘤的10%。该患者由于瘤体较大,并且其与股动脉紧密相贴,且靠近坐股神经,增加了手术风险和难度。对于黏液样脂肪肉瘤的肯定治疗是选择广泛的外科切除。由于病变的位置,病变范围以及紧临血管神经束而不能完全切除或周围切除的,放射治疗常可以减少局部复发的可能。
相关链接:脂肪肉瘤是成人最常见的软组织肉瘤,也可见于青少年和儿童。脂肪肉瘤通常体积较大,一般为深在性、无痛性、逐渐长大的肿物,最常发生于下肢(如腘窝和大腿内侧)、腹膜后、肾周、肠系膜区以及肩部。在不同部位的发生率主要取决于该肿瘤的亚型,包括非典型性脂肪瘤性肿瘤/高分化脂肪肉瘤,去分化脂肪肉瘤,黏液样脂肪肉瘤,多形性脂肪肉瘤,混合型脂肪肉瘤。
脂肪瘤是起源于脂肪组织的一种良性肿瘤。脂肪瘤多为单发性,少数为多发,境界清楚,呈分叶状,质软,可有假囊样感,无痛。脂肪瘤生长缓慢,多数体积较小,少数直径可达5~6厘米。脂肪瘤为分化成熟的脂肪细胞组成,由不等量的纤维条索将瘤组织分割成大小不等的脂肪小叶。如纤维成分较多称纤维脂肪瘤,如血管含量丰富称血管脂肪瘤。
单发的皮下脂肪瘤如致运动功能障碍,可行手术切除;多发性小脂肪瘤不必处理,因为其有自限性,甚或可自行消失;深部脂肪瘤有恶变的可能,即变成脂肪肉瘤,故需密切观察,定期做B超复查。若增生迅速或出现压迫症状,则应行手术切除并做病理切片检查;若已变成脂肪肉瘤,则术后还应考虑化疗或放射治疗,以提高治愈率。
脂肪瘤形成原因有很多种,具体原因是什么尚不十分明确,主要有以下几种:1、由于此类肿瘤好发于富含脂肪的部位,因此肥胖患者就要比一般的患者发病的机率大一些。2、中医认为脂肪瘤的产生与肝脾有关,因此经常生气,烦燥不安,忧思过度的人比较容易患这类疾病。3、日常饮食不规律也会伤及肝脾,尤其是长期不吃早餐的患者和长期吃一些高胆固醇类食物的人最容易患这类疾病。
(患者手术前图片)
(手术后取下标本)
(编辑:张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