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新闻动态>详细内容

【医院动态】1岁小儿误吞硬币,内镜专家巧手无痛取出

发布时间:2019-03-12 信息来源:市第二人民医院 【字体:


1岁小儿误吞硬币,内镜专家巧手无痛取出

(消化内科  刘芳)

       “叮铃铃…叮铃铃…”,3月7日下午4点,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胃镜室的电话急切的响起来,儿科医生打来电话,一名一岁两个月的孩子不小心吞食一枚硬币,患儿啼哭不止,家属慌乱无助,医生建议在胃镜下取出硬币。

    消化内科副主任王险夷接到通知,立即联系副院长刘建国和麻醉科医生,通过照片发现硬币还在胃内。考虑到孩子太小,如果让其自行排出,恐有难度,再度引发肠梗阻。但是,小朋友下午进食过,麻醉的风险较大,胃内食物也会增加异物的取出难度,为了孩子的安全起见,最佳的办法是在手术室麻醉机监测下进行,尽量将风险降到最低。经过精心准备,麻醉科主任陈刚也亲临现场,在麻醉医生付崛推注麻药后孩子慢慢睡着,刘建国亲自操作,王险夷配合,缓缓地将硬币取出,整个过程患儿没有任何痛苦,看到取出的硬币,家属含泪点头,表示无限感谢。患儿在儿科观察一晚,也未出现任何不适。

    在此,消化内科医生提醒大家,一旦发现孩子吞进异物,家长不必惊慌,应根据吞食异物大小判断,性质不同区别对待,一般可分为4种情况:

    第一,不足2.5cm的小异物和不是尖锐且没有毒性不会融化的东西如小耳环、玻璃球、围棋子、小纽扣、小硬币等一般都能自行排出,家长应注意观察,仔细检查是否随粪便排出体外,及时复查X线,了解异物排出情况,一般2—3天,最迟3—4周不能排出,需尽快到医院就诊。

    第二,直径大于2.5cm的较大异物,如较大一点的硬币、瓶盖,或者体积不大但是很尖锐的图钉之类的异物,一般很难排出,应及时取出,停留时间过长,可能压迫和刺激胃肠粘膜引发溃疡和穿孔。

    第三,如吞进电池等有毒物质,需及早取出。

    第四,如果异物不小心进入气管内,在医生未介入前,可行“倒立位拍打背部”法进行急救,或者口对口吸取异物,以防患儿窒息,危及生命。

    最后友情提醒各位宝妈几个预防误食的方法:1.对于容易误食的物品存放于孩子够不着的地方或者锁上;2.孩子不能接触的有毒物品瓶盖需拧紧;3.成人药品和小孩药品分开放置,并放置与小孩够不着的地方,尽量不当着孩子的面吃药,因为孩子的模仿能力强;4.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孩子进食时尽量保持安静,不要逗笑,打闹,注意随时观察。愿孩子美好的笑靥伴随一路健康成长!

 


(编辑:张梦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