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水肿、乏力、头昏,不知是何原因,88岁老人成功装“心”痊愈
水肿、乏力、头昏,不知是何原因,88岁老人成功装“心”痊愈
(心内科 邓婕)
88岁秦爷爷出院了!这位高龄老人,在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成功装“心”痊愈。
88岁的秦爷爷因水肿、乏力、头昏多年,不知道是何原因?常年服用利尿药物消肿等药物对症治疗。近一周来症状明显加重,一天到晚只知道睡觉,同事来看望,老人对同事也想不起来是谁。3月24日家属将老人送来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很快查明了老人有窦性心动过缓,三度房室传导阻滞,24小时动态心电图最慢只有三十次每分钟,考虑是因为心动过缓导致老人出现水肿、乏力、头昏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心血管内科陈福生主任、杨生龙主任、张平副主任带领团队全面评估了秦爷爷的身体状况,认为只有实施永久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是解决患者心动过缓的最佳方式。由于秦爷爷年龄属高龄患者,糖尿病,消瘦,营养状态极差,基础疾病多且复杂,术后易出现切口感染,愈合差等导致手术失败,患者心肌老化严重,不易寻找到合适的电极附着靶点,手术操作难度极大。如果不做手术,老人随时可能病情变化,危及生命,经与秦爷爷的家属反复商议后,决定为老人实施“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在积极完善术前准备后,秦爷爷被送入导管室。陈福生主任和杨生龙主任凭借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与介入手术室医护人员完美配合下,40分钟就完成了手术。令人惊喜的是,手术非常成功,术后秦爷爷心脏跳动节律也在心脏起搏器的带动下恢复了正常心率,水肿、乏力、头昏等症状消退,记忆力恢复,也能辨认出同事了。老人的儿子高兴的说:“他以前是厂长,近段时间记忆明显减退,不认识同事了。通过起搏器手术后,现在已经能记起以往的事和物,见到同事也打招呼了”。经过心血管内科全体医护人员和家人的精心护理,秦爷爷顺利出院回到家中。
当今,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易发生心脏传导系统老化、缓慢性心律失常及恶性心律失常。起搏器通常埋植在左锁骨皮下,(大小约为一个手表)导线通过上腔静脉到达右心室,导线顶端固定在心脏的内侧面心肌上,是一个微创手术。请注意,老年人一旦出现猝倒、乏力及胸闷气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