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山河可无恙,人间皆可安 ——致敬每一位逆光而行,坚强无私的你
山河可无恙,人间皆可安
——致敬每一位逆光而行,坚强无私的你
(门急诊党支部 陈炜)
新冠疫情经历了三年,就在大家准备迎接新的生活时,却是医护人员接受挑战新征程的另一个开端。随着社会面放开的冲击,第一波考验就来到了医护人员面前,如此凶猛,猝不及防,防不胜防。
在医院里随处可见医护人员疾步飞驰,穿过病房走廊,穿过医院各个角落,没留下更多往日的打招呼声,此时此刻,疫情还在发生,亦如往常,又不同往常。
急诊科——炼狱模式的上班
疫情放开后的急诊科
现在急诊科已经是人满为患,2023年元旦晚上,当大家都沉浸在跨年的欢声笑语中,市二医院急诊科只有无止尽的紧迫和奔忙,在这里,医护们跨过生与死的距离,用身体筑起一堵保卫的高墙来敲响代表希望的新年钟声。这只是无数个忙碌夜晚的缩影。现在疫情对老年人冲击比较大,来到医院他们大多数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低,急诊科医生和护士几乎每天都在高强度的工作,没有按时吃过一餐饭,120电话铃声不绝于耳……很多医生护士都在自己身体不好,甚至高热下继续坚持工作,急诊人团结一心,在抢救病人时不分昼夜与时间赛跑。
门诊核酸采样——勤劳的小蜜蜂
一眼无尽的队伍
虽然核酸采样高峰期已告一段落,但这三年采核酸的日子里,她们见过凌晨一点的深夜,见过凌晨三点的星空,欣赏过凌晨五点的日出,不管春夏秋冬,炎热还是寒冷,都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每天在看不到尽头的队伍中努力工作。疫情反复时,这群勤劳的小蜜蜂再一次凝聚她们自己的力量,众志成城,共同抗疫。她们没有怨言,只希望在自己不吃不喝的情况下多采几个核酸样本,让在焦灼中等待的人们早一点看到自己的核酸检测报告。
放射科——肺炎判断君
放射候诊室
最近这段时间,走进医院放射科大厅到处都能听到此起彼伏的咳嗽声,现在我们见面基本是以“咳嗽礼仪”先打招呼,随时能听到的词语:“肺部有阴影、肺部纹理增粗、甚至‘白肺’,”这可把放射科的医生累得够呛,他们没日没夜地给病人做检查,笑称每天辐射量远比饭量还多,可是只有他们才能透过黑白影像,即可直击病灶,他们为疫情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他们默不作声,努力工作,认真仔细发出每一份检查报告,为临床科室诊疗工作做好最坚实的后盾。
检验科——排雷小达人
唐老师:“你这里还有一桶生化试管要做”,每天检验科都能听到娜娜老师的呼唤声,娜娜老师说:以前我给他们分配试管都是用盒子装的,现在不行了,每天他们都像“排雷”的小达人。近段时间检验师相继病倒,可是他们从不敢休息,罗丹老师自从“小阳人”后,一直高烧,可是仍然每天从清晨忙到深夜,连一口水都没喝,全身寒战也不敢停下休息,因为他们希望病人的结果能早点出来,唐老师笑着说:我们科室现在是争先恐后地上班,每天接班的同事早早就来了,到下班点了还迟迟不归家,他们在工作群相互鼓励,号称“我们是李主任造就的一只钢铁队伍,身为检验人,我们骄傲!”
药房——煎药小能手
在这场新冠诊治战役中,中医中药发挥了坚不可摧的战斗能量,随着医院门诊量与住院患者急增,中药房那是一派奔走景象,称药、熬药,打包,分袋,派送到病房及门诊患者手中,这一连串的工作下来,中药房的老师笑说“今天腿都跑细了”,为了满足临床需要,药房的同事们没有休息日,从早晨五六点起来开始一锅接一锅地熬制,1号方、2号方的一包包中药香味伴随他们起早贪黑,从他们手中传递着高效与快速,从他们手中传递着患者病情早日康复的期望。
特殊时期,人们都在期待岁月静好,医务工作者们正在负重前行,打开社交信息平台,看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终究还是医护人员扛下了所有,战时无畏,逆风而行,勇气和辛苦诠释了医者仁心,用担当和奉献换来了山河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