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的故事
背后的故事
( ICU 吴慧)
一转眼,2011年悄然划过,为迎接新年,全院职工共同欢庆, 1月13日晚,我院大会议室内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在一片璀璨灯光中,2012年度春节联欢晚会隆重举行。我们ICU和麻醉科、手术室、疼痛科一起编排的节目《抛绣球》,也欢喜上演。在大家辛苦排练节目背后的故事也一样精彩哦!
科室得到要演出节目的消息后,大家聚在一起兴高采烈的商量着,结果是推选我为节目总导演、总策划、总编剧,简称“吴导”。说实话,我可是个完全没有文艺细胞的“外行”,可在大家的热情鼓舞下,还是硬着头皮上。在节目的选材,音乐的切换,舞蹈动作的编排,演出服装的定制,演员化妆等等方面,我还真学到了不少从未接触过的新鲜知识,虽然有点辛苦,有些麻烦,但其中也有千金不换的乐趣!
经过“层层选拔”,演员们脱颖而出。因为是壮族舞蹈,帅哥们一律叫“阿哥”,美女们一律叫阿妹。麻醉科医生陈俊杰,昵称小杰依照出场顺序,他被封为“大阿哥”。麻醉科医生陈小兵是男主角,根据剧情需要,是唯一接到绣球的阿哥,于是大家都叫他“太子”。疼痛科医生于坤东是三阿哥,也是最活跃的阿哥,每次排练时女主角刘正云看到他都要笑场。ICU医生邓劲松是四阿哥,人称“四爷”,唉!都是清宫剧闹的。麻醉科医生刘正云,小时候练过舞蹈,自然是女主角不二人选,也是她推荐了男一号小兵,他们工作中是好搭档,可在双人舞练习中是状况多多。小兵从未接触过舞蹈,动作总是僵硬无比,幸好小云从旁指点,才慢慢进入状况。ICU护士梁强,工作中是我的好助手,舞也跳的很好,我是总导演的话,那她就是副导演了,陪着我选节目、选音乐、订服装hellip;上上下下的跑,还要练舞,真是辛苦了。手术室护士鲍珍,我喜欢叫她“珍珍妹”,人长得漂亮又可爱,跳起舞来也是清新可人。手术室护士刘元元,虽然平时大大咧咧,认真起来可不能小看哦,刚开始练习时,她的动作总是不协调,我没少说她,可她都坦然一笑,继续不协调,但我知道,她已经努力了,要是我的话,更加不行。后来,元元每次练习时都认真对待,跳起舞来也有模有样了。
一共是八个人,四对。大家平时上班很忙,都要下班后才能聚在一起练习舞蹈。练习时最大的问题就是动作不整齐,其中有一段是四个“阿哥”一起抬手跺脚的动作,还有八人合舞时的甩手踢脚动作,总是不一致,看起来乱糟糟的。没办法,于是我站在前面给他们打手势,看着我的手势,终于整齐了。我们还一起听音乐,找准节奏,一起商量舞蹈的动作,抛绣球时的方向hellip;hellip;。我们都不是专业的,可热情的劲头却不输给任何人。
演出那天,我们的节目排在第四个,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分钟,但大家为了这台上的3分钟,大家都卯足了劲。这一次,可以说是我们最完美的演出,动作整齐、表情到位,没有出任何差错。其实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演出的第二天就是陈俊杰的姐姐结婚的日子,但他仍然坚持演出结束后才急匆匆赶往火车站hellip;,演出后的庆功宴上唯独缺了他。而邓劲松的爱人就要生小宝宝了,预产期就在演出那几天,为了演出,我不得不“狠心的”提前给他打招呼,“就算你媳妇儿生了,你也要把演出那天的时间给我空出来”,对我的“无理要求”,劲松笑着答应了。幸好演出时,劲松的宝宝很争气,乖乖的没出来,直到大年初三才呱呱落地,是个大胖小子,恭喜他!
演出的结果,大家应该都知道了,其他科室演出的节目都很精彩,我们没有获得任何奖项。但我们认真参与了,努力付出了,在我们心里,我们没有输!来年,我们会更积极参与,“加油!”
(编辑:庞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