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德文苑

您的位置: 首页 >医院文化>善德文苑>详细内容

革命老区行

发布时间:2013-02-06 信息来源: 【字体:

革命老区行

                mdash;mdash;门诊支部党员活动小记

      (病理科  陈银桥)

        2012年12月22日,是入冬几个月以来难得的一个晴朗日子,门诊支部全体党员期盼已久的桃源县革命老区行活动如约成行。

        上午11时许,在家的党员在医院老区集结,11:30车辆准时出发,这次的目的地是桃源县盘塘镇陈协平革命烈士陵园,大约50公里路程,而且交通方便,主要道路为高速公路。大约经过40多分钟的车程就到达了目的地。虽然已是中午时分,大家还是一定要先行前往烈士墓地缅怀先烈。

        烈士陵园坐落在盘塘镇车家坪村的一个山头上,登高远眺,风景独好。登上山顶,众人就被一个高大的红色八角亭所吸引,知情者告诉我们,那就是保护烈士墓碑的亭子,由桃源县人民政府出资、陈氏家族承建,并于2005年清明时节建成供人们瞻仰。墓碑旁是陈氏宗祠,陈氏宗族以有这样的先烈而骄傲,族亲们将永远铭记他。

        走近墓碑,全体党员深深地向革命先烈三鞠躬。看着烈士的遗像和篆刻在墓碑上、由桃源县人民政府撰写的墓铭志,我们被烈士的深明大义感动了。接着,由陈氏家族的一位长者、烈士的侄子深情地向我们述说了烈士短暂而光辉的一身。

        1903年陈协平就出生在车家坪附近的陈家湾,早年父亲勤劳节俭,慢慢积蓄成了当地的有钱人,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几个儿子都能够上学读书,成了当地有名的文化人。陈协平也不例外,但读到高中时,被当时如火如荼的革命运动所吸引,毅然决然地背叛父亲的意志弃笔从戎,参加了由贺龙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功勋卓著,后来被调往黄埔军校,在周恩来部下任要职。由于严峻的革命斗争形势需要,1931年他被周恩来派往湖北鹤峰县任第一任县委书记,领导湘鄂边区的武装斗争,打土豪、除恶霸,建立红色根据地。1932年,洪湖战役打响,他奉旨率部驰援。到达洪湖,立刻遭到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骨干分子的逮捕,被其身绑石头用极其残忍的手段抛入长江土地口活活淹死。他成了党内斗争的牺牲品,含冤英年早逝。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被彻底击败后,他得到中央的平反,追认为革命烈士。

        这段历史被尘封了几十年,直到1975年,时任常德军分区的司令员被盘塘镇团委邀请给团员青年上革命传统教育课,依稀回忆起他当勤务兵时的首长陈协平是盘塘镇人,向政府工作人员打听才了解到真相。此时烈士的父亲还健在,司令员拜见了烈士的父亲,并指示要厚待烈属,相关部门抓紧整理烈士事迹材料。现在陈协平的事迹已经编入湖南《三湘英烈传》、《常德楷模》等史记,让人民永远怀念。

        拜谒了陵墓,聆听了烈士事迹介绍,大家被深深地感动了,并由衷的感叹:我们的革命事业就是靠这一批批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他们有的本来就有优厚的生活条件,但是为了理想甘愿抛头颅洒热血,是我们共产党员永远学习的楷模。

        拜谒烈士陵园活动结束后,我们又拜会了当地有名的、年近八旬的农村现代化建设功臣彭玉林,他经历了新旧社会两重天,见证了中国农村的变迁、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和最近10年飞速发展,他不无感叹地说:还是共产党好呀,领导人民夺取政权,进一步巩固政权,改革开放让老百姓富起来,最近几年,减免所有农业税,种田还有补贴,农村养老、医保开始实施,农民领养老金,让农民也活得有尊严,我真的还想多活几十年呀。我们党员也争先与彭老交谈、互动,俨然我们就是老朋友,其乐融融,诗情画意,大家久久不愿离去。

        一次小小的活动,让我们支部党员在休闲时间,享受到了别样的教育,得到了别样的收获,从农村、农民、农业矛盾的解决感受到了国家独立、进步、发展的巨大变化,对我们的工作更是一种莫大的激励。

(编辑:庞贵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