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德文苑

您的位置: 首页 >医院文化>善德文苑>详细内容

我的职业生涯我的梦

发布时间:2013-09-07 信息来源:市第二人民医院 【字体:

我的职业生涯我的梦

吴海燕

    我今年45岁,参加工作24年,来到我们医院工作也有整整4年了。每年看到青春飞扬的大学毕业生走进我们医院,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总是让我想起自己24年前稚气未脱走上工作岗位时的情景,也会回忆起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时想,也许我们这些过来人把自己的成长经历告诉大家,应该会给年轻人一些启发,于是借着医院征文的机会,写下这篇文章。我写的这些经历,不是想吹嘘自己炫耀自己。只是想把自己走过的职场经历如实地平和地与大家分享,给身边的人一些思考借鉴启迪。同时也作为一个引子,希望有更多的人写出自己的职场故事,写出自己的梦想,共同分享提高。

    我自小在常德棉纺织厂(如今早已改制为云锦集团)长大的,1986年从常德市二中考入武汉冶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如今的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系。记得填报高考志愿时父母要我填本省,我不甘心,觉得在常德德山生活18年了,无论如何都要去外面的世界看看。于是,在武汉读过了3年难忘的大学时光。

    89年毕业,因为我是家中的独生子女,父母亲自找到学校强烈要求我分回原地。于是,放弃留校的机会,成为乖乖女,回到生我养我的地方----常德棉纺织厂,划了人生第一个圆圈---从起点德山回到起点德山。我在医院防疫站工作,清闲又清静。一般人可能就这样混下去。但我做不到,总想多做些让自己生命添彩的事。于是主动利用自己公共卫生知识,开展相关课题研究,撰写学术论文。我曾经开展过幼儿园膳食营养调查,幼儿蛔虫调查,幼儿头发微量元素调查,卡介苗疤痕率的调查等等,基本上每篇论文都能在《现代预防医学杂志》、《实用预防医学》等杂志中发表,也参加过全省乃至全国的一些学术会议。在常德市预防医学行业也认识了很多朋友,结下了多年的友谊。

    在做好业务工作之余,我还主动为厂里的报纸《常纺报》撰写稿件。起初写作的目的很简单,是因为听说报社每年要评选优秀通讯员,而且可以外出采风,这对于年轻的喜欢旅游的我来说是种莫大的诱惑。那时工资不高,也没有时间外出,如果能评到优秀通讯员,有稿费又可以外出,多好。于是大学从来没有写过文章的我,提起了笔,为了自己小小的梦想。我分析报纸的风格,观察报纸喜欢刊登什么样的文章,于是留意搜寻这方面的素材,学习模仿。每次文章写出来,先给老公看,帮助修改;然后请报社编辑看,润色提高。慢慢的,稿件水平高了,上稿率高了。年底愿望果真实现了,参加了棉纺厂组织的壶瓶山采风活动,至今我对那次采风活动都是记忆犹新。再后来,我不满足于仅仅在单位报纸上稿,于是针对《常德日报》做分析,向相关栏目投稿。96-97年是我在常德日报刊登作品较多的时候,也因此认识了常德日报社的许多朋友,延续至今。这些投稿经历,无形中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也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此外我还担任医院团支部书记,多次组织医院的年轻人开展团队活动,锻炼培养了自己的组织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因各方面工作出色,多次被厂里评为青年岗位成才典型,优秀团干部。

    值得一提的是,九十年代中期,有一年,常德市为迎接全省八运会,在全市开展常德小姐的礼仪选拔大赛。当时20多岁风华正茂的我,和几个朋友鼓起勇气报名参加,初赛复赛,担任了八运会礼仪小姐,极大的丰富了我的人生经历。同时又结交了正能量的朋友,打开了新的窗子。

    正是由于这些经历,我由一个内向不善言语的女孩,慢慢长大成熟。由不敢直视他人眼睛变得主动大方;由从来不喜欢写作的人变得还能够写一点;从朋友圈子窄小变得朋友多起来hellip;..我觉得我在棉纺厂工作的8年时间里,是我生命中打基础扎根的时光。我当时不知道自己将来怎样,只是牢牢把握当下,把握每一天。我不知道将来走向何处,只是稳稳地走好每一步,不虚度光阴。好好地做好每一件事,对得起身上的担负的责任。假如,当年刚毕业的我,只满足于给孩子打预防针,不主动去做事情想事情,我想我的未来就止于此了。

    在棉纺厂工作久了,觉得打预防针的工作不是我一辈子的追求。很想有机会跳出固有的圈子。期间曾经参加过三株企业、东莞裕元鞋厂的招聘,虽成功但终因多方原因坚守旧职。

    1997年下半年,机会来了,常德市第一次公务员公开招考,我符合报考武陵区卫生局的条件。立马报名,买复习资料,炎热的夏天每天晚上复习背诵那些接触很少的哲学、政治经济学,还有卫生行政管理的书籍。这年我已经29岁,我明白属于自己的机会不多了,一定要把握。1个月后走进考场。笔试第一,面试第一,总分第一。于1998年2月正式调到武陵区卫生局上班。

    在武陵区卫生局工作的5年里,我工作敬业,勤恳,不耻下问,局里面就属我最年轻,大家什么事情都分配给我做,我从不计较。认为只要大家看得起我,我就去做。这样,我在卫生局负责医疗机构管理、个体诊所管理、医疗质量管理、卫生监督、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管理、医务人员培训、社区卫生服务、科教工作,什么事都做,而且都把它们做好,使得武陵区卫生局的一些工作在市卫生局乃至省卫生厅的工作中占有一席之地。这5年的工作时间,锻炼了我的卫生行政管理能力,为以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由一名股长提拔为卫生局党委委员。

    2003年,市卫生局在全市招聘人员,我又以第一名考入市卫生局。首先在市卫生局医政科工作。科室只有三人,大家分工合作,战斗力很强。我负责全市医师资格考试,那一年,常德组考工作跃为全省第一,并一直保持下来。医院管理、医生护士管理、医疗机构注册、医疗执法监督等各项工作繁多,但由于我在武陵区卫生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做起来得心应手。2006年卫生局竞聘上岗,我竞聘当上了干部保健科科长,为市领导干部做好保健工作。为此我又创新工作方法,开辟干部保健工作新局面。曾经编辑《相约健康》杂志,杂志很受欢迎。我从组稿到选图到排版,每个环节都认真把关,也是一个学习过程,对如何做好编辑宣传工作有很大帮助。曾经把全国知名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请来我市进行讲座。在市委党校开办健康保健课hellip;..总之,干部保健工作得到省卫生厅和市级领导好评。后来卫生局120指挥中心原主任调走,局里让我兼任一段时间。我毫不推辞的接受了。在兼任120中心主任期间,我加强了120指挥中心内部管理,在《常德晚报》开辟每周120信息播报,提高知名度。2008年冰灾中,鼎城一产妇因大雪和结冰不能被120车接出来,有生命危险,这时我立马和110、119联系,最后120和119联动,由医护人员乘坐119消防车前往深山将产妇接到市内医院后平安生产,这条新闻被常德日报头版头条采用,并被当年评为湖南省好新闻,扩大了我市卫生系统和120的知名度。2008年4月年卫生局在群众中海选办公室主任,我当选了。在做办公室主任期间,组织上需要一名干部兼任三金药业的外协副总经理,帮助他们处理协调外围工作,局里又推荐了我。本来,办公室的工作就非常多,经常加班加点,还有一副担子落在头上怎么办?我当时想,安排我是组织看得起,多了解学习企业管理知识也是很好的。于是欣然接受。2年下来工作也还不错,评为外协工作先进个人,又结交了企业朋友,增长了知识,开拓了眼界。2009年9月,我由市卫生局提拔到我们医院担任党委书记。至此,完成了我生命中第二个大圆圈---从德山回到德山。

    思考自己走过来的职场之路,每一步都不是偶然的。天下不会掉馅饼。机会只给随时准备着的人。我考入武陵区卫生局时,笔试第一,面试也是第一。面试有赖于我平时在棉纺厂工作时参加演讲比赛、开会发言、写作等,锻炼了自己的思路和胆量等,否则面对10来个异地来的考官,临时抽题作答,不慌才怪。还有单位考察一关,分管公务员招考工作的人来到棉纺厂调查、了解我的情况,看到我多次评为青年岗位成才典型、优秀团干部,还发表很多学术论文,还有常德日报、常德广播电视报发表的文章,不满意才怪。调到市卫生局也不是偶然。因为我干过武陵区卫生局几乎所有的卫生行政管理工作,而且做得很好,也有名气。记得当年在武陵区卫生局工作时,取缔无证诊所行医的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曾经几次被省电视台报道,省卫生厅也希望调我去省厅工作,只是自己考虑再三放弃了。在市卫生局工作,我干的岗位最多,我本来不是学文字的为什么能得到大家信任推选为办公室主任?主要是自己平时肯做事肯想事肯沟通肯协调能吃苦,待人热情,亲和力强,再者还能写。每一个岗位落到你的头上,都是长期积累积淀的过程。而我们平时做的一点一滴的平平凡凡的过程,就是一个修炼完善的过程。所以,我想告诉医院的每一个人,不要小看你做的每一件事,说的每一句话,这都是为你将来的成长发展打基础。做好了,你的成长之路会宽广,做得不好,你的职场之路就会窄小。

    张勇院长能选拔到我们医院担任院长也不是偶然的。他84年毕业分配在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首先在药剂室工作。87年医院在全院选送一名药学人员去省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脱产学习,张勇以考试第一名的成绩入选,在长沙脱产学习3年。90年回到药剂室,适逢原主任退休,26岁的他被组织推荐担任药剂室主任。上任后,他大胆管理,勇于创新,不断开辟新业务。他在任的8年期间,药剂室的业务收入从34万提高到650万。此后他又担任医院药剂科主任8年。工作勤恳务实,廉洁奉公,在全院群众中威信很高。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从来没有停止过学习。他曾经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中南大学药学专业硕士班的学习,2007年取得药学专业正高职称,专业方面也达到顶峰。即便如此,他对知识的渴望仍然没有停止。在工作中他发现自己有必要在管理知识方面再来一次大提升大飞跃,于是2002年,38岁的他,自费报名参加湖南大学MBA班(工商管理硕士)学习。时这一学就是3年。3年期间,他放弃每个周末的休息时间,风雨无阻赶往长沙,如饥似渴学习,使自己的管理知识和水平上升到新的台阶。所以2008年选拔我们医院院长时,张勇院长是从众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的。他的脱颖而出是由于他几十年如一日的扎实积累,由于他认真把握每一天,认真做好每一件事,随时把自己人生的根系扎得更深,时刻保持认真扎实严谨创新廉洁公正的工作作风。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把握现在,脚踏实地,未来的路才能走得更好更稳。

    我曾经在2009年刚来医院时说过,我和二医院很有缘分。我生于德山,长在德山,小时候就诊常来二医院。我敬爱的父亲曾在新区所在地的原阀门厂工作,如今的那栋医务科所在的两层办公楼是我小时候父亲常带我去过的地方。那些绿树成荫的参天大树是父亲当年带领大家种下来的。生命的轮回让我又回到生我养我的德山,回到父亲曾经挥洒青春和汗水的地方。我非常珍惜生命的缘。这里是我的家。这4年来,医院的每个员工都给了我信心和勇气。清洁员微笑和我打招呼,保安人员恪尽职守为大家服务,临床服务中心人员热情接送病人,医生护士为了病友放弃无数休息时间,行管人员主动为临床服务,无数病友们发自内心的感谢,医院每次活动大家的热情参与,医院处于困境时期二医人的默默坚守,如今医院越来越高的美誉度hellip;..这些都让我感到二医院的温暖、团结、和谐。我深深爱着我们医院的一草一木,深深的爱着这个充满馨香、友爱的大家庭。

    所以,时至今日,若有人问我我的的梦想是什么?我的梦想就是和大家一起,牢记“真诚、仁爱、精业的院训,践行“患者利益至上的理念,传承善德文化,为百姓健康服务,成就自我,幸福他人。我的梦想就是希望每个二医人的幸福感越来越强,每个二医人的人生之树越来越繁茂,每个我们服务的病友越来越健康。我的梦想就是早日实现二医腾飞梦,三甲梦!

    勇敢的二医人,让我们脚踏实地,仰望星空,一起追梦吧!

 

 

(编辑:曾祥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