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德文苑

您的位置: 首页 >医院文化>善德文苑>详细内容

成功医疗案例回顾

发布时间:2009-11-28 信息来源: 【字体:

      难忘格林巴利氏综合征救治经历

        1987年12月底,我从湘雅医院进修结业回到医院上班不久,就遇到一例奇特的病例:男性,30岁,德山大曲酒厂职工,因急腹症以急性胰腺炎收住外科。第二天,患者突然出现双下肢完全性瘫痪。此时病人的情绪极不稳定,仅仅是腹痛怎么就会瘫痪呢?难道是医师诊治失误?医生患者都不理解,但外科医生还是隐隐感觉到:这不是一般的外科疾患,很可能潜伏着某种神经内科方面的疾病,于是便想到了刚刚从湘雅进修回来的我,马上请我会诊。这天正好是1998年元旦,我在家休息。接到会诊通知后,我毫不忧虑地赶往外科。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综合分析后我得出了一个大胆的结论:格林巴利综合症!限于当时医院的条件,病人及其家属也清楚地知道,在我院不可能再进行其他特殊检查,诊断全靠我在湘雅进修学到的临床经验时,病人及其家属有强烈的转院要求。经过我与病人家属的沟通,他们理解了我相信了我,并表示愿意留下来在我院治疗。随即病人转到内科,由我主治。

  说实话,初次一个人单独治疗这样高危险、且有留下严重后遗症可能的病人,我也有过担心、犹豫与彷徨,但我更有信心治愈他,为医院创造我院医疗史上的奇迹!在接下来的3个多月时间里,每一天我都为他精心设计治疗方案,每天都亲自给他作针灸、理疗和康复训练。功夫不负有心人,3个月后患者终于治愈康复出院。

  无独有偶,就在第一例病人出院不久,我院又收治了一个更严重的病例:女,3岁,突然双下肢不能站立、哭闹不止7天,在常德市几家医院治疗无效,最后抱着试一试的心情来到我院,经人介绍找到了我。经过仔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我又得出了与前一例同样的结论:格林巴利综合症!令我惊奇,但是事实就是事实,没有其他病症可以解释。我把病情向患儿家属作了详细说明,并提出了进一步的诊治方案。患儿家属听了我的分析,佩服的不得了,他们说:就凭你的诊断我们就服了,你分析得头头是道,完全符合小孩的发病情况,即使治疗有困难,我们也认定你了,你就放心的给我们小孩治疗吧!有家属的理解和支持,有前一例治疗成功的经验,与前一例不同的是这例年龄小,病情发展更快更复杂,但我依然信心十足,精心为她设计诊疗方案,全科医务人员精心为她治疗和护理。一个月后,患儿明显好转,2个月后基本治愈出院,3个月时来院复查,患儿完全康复。为了表达家属的感激之情,患儿父母执意要小孩拜祭我做干妈。20多年过去,当年病重从死亡线上抢救过来的小孩如今已长大成人并成家立业。

  格林巴利综合症临床一般以感染性疾病后1~3周,突然出现剧烈以神经根疼痛(以腰肩、颈、和下肢为多),急性进行性对称性肢体软瘫,主观感觉障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为主症。其具体表现为: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反射障碍、植物神经功能障碍、颅神经症状等。

  格林巴利综合症病因与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目前一般认为与在发病前有非特异性感染史与疫苗接种史,而引起的迟发性过敏反应性免疫疾病。在感染至发病之间有一段潜伏期。免疫反应作用於周围神经的雪旺细胞和髓鞘,产生局限性节段性脱髓鞘变,伴有血管周围及神经内膜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巨噬细胞的浸润。

  严重病例可见轴索变性、碎裂。有时见脊膜炎症反应、脊髓点状出血、前角细胞及颅神经运动核退行性变。肌肉呈失神经性萎缩。

  其临床症状为起病前1-4周有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病史,或有疫苗预防接种史。四季均可发病,夏秋季为多。

  诊断本病根据感染性疾病后突然出现对称性的四肢远端感觉、运动及营养障碍和腱反射消失即可确诊。治疗主要靠综合治疗,出现肢体瘫痪后遗症后要配合针灸、理疗和中医等综合措施。

                                                                                                                  (陈银桥    时更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