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舍二医
1990年6月,我从南华大学医学系临床医疗专业毕业,分配到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时至今日,我已在德山这块善卷宝地工作生活了近20年,其间虽有几次调动机会,均因难舍这块留下了青春与汗水的热土而未成行。这次真的要离开了,又正值医院建院50周年,不禁感慨万千,许多往事就如昨日再次浮现在眼前。
记得刚到医院时,原本想从事外科临床工作,但医院根据当时工作需要,安排我在传染科工作,起初有些情绪,工作不很安心,当时的传染科汤伟立主任、徐厚章主任、范菊和老师多次找我谈心,帮我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最后使我安下心来。汤主任还积极联系和安排我到湘雅医院进修学习,使我的医疗业务水平逐步提高。1994年医院创建二甲医院时,我被调到了医务科,负责三基理论知识培训等工作,吴开正科长对我也非常关心和信任,后来还推荐我去质控办负责了一段时间。
1997年11月我被安排到内科,得到了高绍庆院长、陈绍钦主任、贵建平主任、周后龙主任等许多同志在生活和工作上的帮助和教导。工作期间,医院给了我许多荣誉,先后多次被评为医院先进工作者、先进党员。如今想来,我只是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本职工作,感到受之有愧。
2004年10月,医院任命我为内科主任,当时感到担子很重不愿接受,在许多同志的鼓励下,还是走上了岗位。在内科几代人努力的基础上,带领科室全体同志实实在在做事,一点一滴积累,抓住一切机会进行管理和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水平,科室业务逐步拓展,内科专科建设初具规模,心血管、消化、神内、呼吸、肾病、血液及肿瘤等专科人才齐备。目前,刘建国、谢银兰等同志带领开展的无痛胃肠镜技术在全市乃至省内处于领先地位;24小时动态心电检查(Holter监测)、动态血压监测、经颅多普勒等检查项目也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血液透析技术、肺功能检查、支纤镜等已逐步开展,心肺脑复苏、电除颤、呼吸机使用、疑难危重病处理等技术已达常德市一流水平,医院综合实力有了很大提高,患者满意率近100%。
2008年9月,张勇院长、卢赐清书记任命我为院长助理兼内二科主任,分管医院经济管理及信息化工作。在张院长宏观调控及经管办张丽萍主任具体操作下,医院经管方案逐步完善,全院职工主动性、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业务工作和经济收入很快迈上了新台阶。同时积极协助办公室建设医院网站,使二医人终于有了向世界展示的平台。
如今,我们的医院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紧紧抓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机会,变不利为有利,争取政府投入,扩大了医院面积,开通了新老两区连接道路,成功处置了甲流暴发疫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我院建设成为“大专科小综合”乃至“三级医院”打下了良好基础。
时光飞逝,20年来,我因呼吸着二医院的清新空气、吮食着二医的丰润乳汁而逐步成长,却在建院50周年之际,因诸多原因将离开这块我深深挚爱的热土,我真的依依不舍。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人,这里的物,无一不烙印在我的心灵深处。二医20年,是我生命中最精彩的华章。我相信,在以张勇院长、吴海燕书记为核心的医院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体二医人一定会秉承“真诚、仁爱、精业”的院训,为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发展描绘出更美更绚丽的蓝图。远在他乡的我会时时刻刻默默注视着这幅蓝图的实现。
二医,我永远的牵挂。
(尚有许多酸甜苦辣无法一一记述,在此,对那些曾经给予我关心、帮助、支持的同事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良好的祝愿!覃业宏记于2009年11月19日夜)
覃业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