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吧,火热的青春----ICU之工作纪录
ICU 梁强
自从去年九月以来,在ICU工作也快一年了,在这一年里,也尝了不少的酸甜苦辣,下面就来和大家浅谈一下在ICU工作的艰辛吧。
去年九月,一个邱姓老伯,突发病毒性肺炎,送入我院,邱老伯的病情十分的危重,我院借着这个契机,积极的创建了ICU重症监护病房,并从各个科室抽调了护理人员,医生则是由一直在外进修学成归来的邹新强医师和吴慧护士长负责。邱老伯的病情极其危重,我们全体医护人员都投入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还记得那时候邱老伯,肺部功能差,一直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但是邱老伯的意识是清醒的,气管插管很是痛苦,所以经常躁动不安,抓掉身上的治疗仪器连接线,我们不得不反复的为邱老伯做心理安抚,并适当的约束他的双手。行气管切开术后,经过救治,邱老伯的肺部功能也有所好转,为了锻炼他的肺部功能,我们经常是医护人员一起上阵,为他行侧俯卧位治疗,一次治疗下来,邱老伯还好,倒是把我们全员都已经是累的全身酸疼了hellip;。所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最难过的还要属晚上,因为单线班,护工师傅也下班了,邱老伯由于是鼻饲食物,已经大便失禁了,晚班的时候还能请医生帮忙翻身擦拭排泄物,到了夜班,只有一个护士值班时,我们就把他的两条腿背在肩膀上,然后为他擦拭排泄物,可怜我们一个个弱小的女生手无缚鸡之力,竟在这些磨练中,练成了“大力士”了,现在在为体重稍重一点的病人翻身,都能轻而易举的完成;邱老伯呼吸道内痰液多时,还要每隔一小会就要吸除一次。碰上科室里危重病人多时,也从未让任何一个病人生过压疮,也从未在护理工作中打过折扣。当时只有五个护士的情况下,我们经常加班加点,忙的饭也吃不上,睡觉也是挤时间休息,有家庭的都已是不顾家庭孩子,没家庭的也是一心放在了科室里,以至于后来我们个个都自嘲是国家的一级保护动物“熊猫”了。
其中最辛苦的要数邹医生了,刚开科得时候,我们ICU只有一个医生,日夜都是他一个人,没有人能替他轮班,家庭孩子都无法顾及,有时候邱老伯病情反复的时候,他经常是守在病人和护士站旁一晚一晚的不眠不休,由于担心病人的病情,才三十来岁,之前的一头黑发居然硬生生的长出了许多白头发来,整整两个多月都没回家,休息回家的时候连孩子都快不认他了,可想他身上肩负多大的压力和责任。最操心的是咱们有着执着精神的吴慧护士长,我们科室是新组建的,护理人员也是从各个科室抽调来的,开始的护理质素也是良莠不齐,但是护理危重病人是一门很细致的大学问,吴护士长不仅仅要安排后勤和其他科室的协调工作,还要从旁指导我们的不足,安排每周的业务学习,尽管我们这些小女生总是和她有些意见分歧,她从来不和我们计较,还和我们一起在摸爬滚打中,渐渐的把ICU的护理工作越做越好,心中不由的佩服她的隐忍和坚持。最感谢的是手术室的王良才主任和彭美云护士长,他们在我们科室组建初期,给了很大的鼓励和帮助,我们做的不好的地方,循循善诱的指点出来,帮助我们改正,让我们也成为了一支精英科室。我们的工作能大力的开展,还要谢谢医院做了我们坚强的后盾,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从购买先进的仪器设备、到后勤职能科室、再到医技方面都给予了我们很大的支持,由衷的要说声“谢谢”!
在我们ICU工作的艰辛,只有我们自己才明白,开始时工作中默契不足,经常有矛盾和冲突,还有一些没完善好的体系,我们医护之间都能把这些问题一一的化解,对科室也有了归属感,把手术室、麻醉科、疼痛科当成大家庭的同时也把ICU当成了我们温馨的小家庭。尽管未来的工作道路上仍然是荆棘密布,我们也还有许多做的不好的地方,我们也会坚定信心苦中作乐,尽善尽美的把ICU的工作完成好,不让医院和支持帮助过我们的人失望,牢记我们医院的宗旨,做好优质服务,更好的服务于广大的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