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之五—浅谈医生必须具备的两种知识和技巧
坚守之五
——浅谈医生必须具备的两种知识和技巧
现在很多医务人员都在抱怨医生难当,病人难伺候,动辄就是一场医疗纠纷。从表面看确实如此,但是作为医生,作为处理了十几年医疗纠纷的我,却有另外的一种解读:医疗纠纷频发,其实是医务人员本身缺乏除了医疗技术水平之外的某些知识和技巧。
一是提高法律观念 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律修养迫在眉睫
1987年以前处理医疗事故一般靠行政办法解决,医生医院不会受到太大冲击。1987年国务院颁布第一部医疗事故处理法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之后,医疗单位处理医疗事故方法很简单也很容易,当认定是医疗事故后,医院对当事人进行一些行政处罚:如行政警告、行政记小过、行政记大过、开除留用、开除。一般而言以处理偏轻为主。医疗事故又分为技术事故和责任事故,对技术事故的处理更轻微。对病人的补偿由同级政府协调解决:医疗费用由其单位劳保医疗费中解决,病假期间工资单位照发,如果医疗事故构成伤残则由原单位按工伤处理。2002年国务院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医疗事故处理出现了问责,医院只要有过错就要赔偿,而且在诉讼时采取“举证责任倒置”,加重了对医生医院的处罚赔偿标准,保护了患者的利益。但是,相对而言,医疗事故的鉴定主体还是医生,专家组在对事故的定性方面还是比较偏袒医方。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医疗事故的处理将由部门法规过度国家法律,即从2010年7月1日起,医疗事故将依据《侵权责任法》处理,这就加大了对医疗事故的处理力度,更好地保护了患者利益。在实际工作中,你只要穿上白大衣,你就不再是你个体,你代表着医院,有时甚至代表着国家,你的一言一行都要谨慎三思。如果我们不学法、不知法,不增强法律意识,就有随时陷入违法泥潭的危险。
二是提高汉语言表达交流能力,学会与人交流与沟通,学会说话 一口漂亮话
在我院发展的历史上,70—80年代妇产科主任宴慈蓉,学历不高,个头不大,但是她所带领的科室曾是常德市医卫战线的一面旗帜。在她任职期间几乎没有发生过医疗纠纷与事故。我有一位朋友就是通过宴主任认识我们的:她婆婆生病,一次不经意的接触认识了宴主任,诊治好了多年的顽疾,于是她把宴主任介绍给了媳妇,除了看病,过年过节还像亲戚样来往。眼看老一辈暮色苍年,病人把宴主任介绍给了儿媳妇,宴主任又把病人的媳妇介绍给了我们,至今仍保持着密切联系。宴主任为什么能吸引病人?通过观察,我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她那种对事业的执着、对病人高度负责的精神、那种视病人如亲人的态度,感动了病人;她询问病史认真倾听,与病人交流轻言细语、体贴入微,检查病人耐心细致;病人住院每例必须亲自查看,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无论是盛夏还是严冬,病室内总能看到她那轻盈的身影,贴心的话语胜过灵丹妙药,病人无不为之感动。
1996年我分管临床科室期间遇到了一个棘手的病例。该病人因慢性肝炎、肝硬化、充血性脾肿大需要做脾切除手术收住了外科。主管医生信誓旦旦告诉病人:我们做这个手术没问题,并通过暗示,要病人家属请了吃,还分别给手术组医生送了500元不等的红包。可就是在这样一个信誓旦旦的病例身上恰恰发生了严重的手术后并发症—胰腺尾部损伤致胰漏。并发症发生后科室也想尽了办法还是没有解决问题,病人家属很气恼,最后将情况反应到了医务科。我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深入病房了解了病情和全部事实过程,认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更可怕的是手术主刀医生向病人家属索要了请吃和红包。既然事情发生了,总要有解决的办法。首先我组织了本院专家会诊,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治疗,病人情况有了好转,但是胰漏丝毫没有自行愈合的迹象。这期间,我展开了紧张的心理疏导工作,一日2—3次的与病人交流、沟通,从医学角度讲手术并发症的不可避免性;从人文关怀的角度讲并发症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从站在患者利益的角度讲如何尽早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矛盾;从良心的角度讲医院应该担负的责任。通过一系列工作,病人及其家属接受了我的观点,消除了原先剑拔弩张的局面,最后我们也很负责任的把病人转往湘雅二医院治疗。经过近一个月的住院,病人基本康复,又再次转回我院进行恢复性治疗,痊愈出院。事后,医院也象征性的给病人进行一些补偿,对医患双方都没有造成更大的损失。
两年后,病人回老家澧县休息,突发脑溢血需紧急转回常德抢救治疗,病人浅昏迷之时,家属征询病人意见转往哪家医院,病人说到陈院长医院去!入住病房后,家属第一个通知了我,我紧急赶往病房,此时病人已经昏迷,走进病房我呼唤了病人的名字,昏迷中的病人竟然突然睁开了双眼看了我一眼并喊了我一声,病人家属都感到很惊奇!
这就是沟通交流的力量!
你是医生,不要耍医生的架子!在病人面前我们是平等的!
陈银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