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德文苑

您的位置: 首页 >医院文化>善德文苑>详细内容

谨慎“扎针”

发布时间:2016-08-05 信息来源:市第二人民医院 【字体:

谨慎“扎针”

(急诊科  季青)

    静脉输液是一种将无菌药液直接滴入人体静脉内的方法  很多人在感冒发烧的时候,喜欢去医院挂掉水,其实大多数的感冒是不需要输液治疗的。在我国,医院抗生素的使用率非常高,有很大一部分都在滥用。

    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因为感冒、发烧、咳嗽而前往医院进行输液治疗,然而多数时候输液大可不必。“很多患者感冒、发烧或者咽喉不适其实都是病毒性的,不属于炎症,多数时候不需要吃消炎药或者打针,除非是病情比较特殊的。

    多年来,抗生素滥用一直是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相关卫生法则也随之不断出台。据2012年出台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介绍,治疗过程中一般禁止使用抗菌药物,糖尿病、贫血或免疫力低下等特殊患者除外。

    尽管如此,许多社区医院和乡村诊所里“吊瓶森林”现象还是非常普遍。“在上世纪50、60年代,由于当时医疗条件较差,氨基糖类抗生素滥用普遍,结果造成一些患者肾功能下降,甚至耳聋。”尽管如今患者的整体素质比当年有所提高,但是自行前去药店购买抗生素服用的患者依旧大有人在。

    此外,抗生素的滥用与部分医疗机构“以药养医”的行为息息相关。部分小诊所或社区医院为了经济效益,每逢有患者就诊便建议其输液或服用消炎药,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更破坏了身体的其他机能组织。

    长期以来,中国抗生素人均使用量一直是发达国家的数倍,八成左右的患者本不需要服用带有抗生素的消炎药。“在许多发达国家,买抗生素比买枪还难,随意出售含有抗生素的药物也是违法行为,在国外打点滴基本都要求患者住院。,治理抗生素滥用等问题的关键不仅在于加大惩治力度,医院更应带头给患者普及抗生素知识,让患者谨慎“扎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