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德文苑

您的位置: 首页 >医院文化>善德文苑>详细内容

【医生手记】惹不得的黑痣

发布时间:2015-05-18 信息来源:市第二人民医院 【字体:

医生手记之六

惹不得的黑痣

(病理科  陈银桥)

        又是一例年轻的恶黑!她今年24岁,是个如花似玉的年华,然而却因一个小小的黑痣让她的生命蒙上了一层阴影。

  那天,她去医院看医生,原因很简单:自己左小腿长了12年、不痛不痒的黑痣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突然长大,表面出现破溃。给她接诊的医生有些惊愕,赶紧给她做了肿块切除并送病理学检查。肿块小指头大小,突出皮肤表面,黑褐色,表面溃疡,质地很脆。经显微镜下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诊断为恶性黑色素瘤。

  身上长痣也许每个人都经历过,但绝大部分痣都是良性的,也并不会变成恶黑。值得注意的是,痣是“惹”不得的。一是不要经常去刺激,二是经常摩擦到的痣尽量早的做外科手术连根切除。三是不要去“点痣”或用激光烧痣。四是特殊部位的痣如甲床、足底的痣要尽早手术切除。

  有些爱美的人常把长在重要部位的痣或在街头地摊让“游医”为其“点痣”,即用强化学药物烧掉;抑或在医疗机构用激光烧烁。须不知,强刺激的化学药物和强物理激光对皮肤组织都有强烈的损伤作用,由于“点痣”和激光都不是把黑痣“连根拔起”,而是像割韭菜一样,只割掉了表面长出的部分,痣的根部在受到化学物或物理高温烧烁后,细胞修复生长。但是,受到强刺激的组织细胞就会无节制地生长,超过人体本身的需要时,在局部就会形成肿块,也就变成了肿瘤。

  恶性黑色素瘤简称“恶黑”,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多发生于皮肤,常见于30岁以上的成年人和老年人。恶黑的类型较多,临床表现各异,常分为原位恶黑与侵袭性恶黑。

  原位恶黑皮损为褐色或棕褐色斑,直径常大于0.6cm,表面色泽不均匀,边界不清,可呈不规则形或扇贝状。好发于面部、掌柘及肢端,发展缓慢,无自觉症状,最终可演变为侵袭性恶黑。

  侵袭性恶黑表现为黑色结节或斑块,瘤体一般不大,境界不清,其上可出现溃疡,周围常有卫星状色素斑,好发于日光暴露部位及掌跖、甲床周围。大约25%的恶黑继发于色素痣。

  侵袭性恶黑一经确诊,死亡率极高,大多在半年内全身器官转移,最后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

  (编辑:庞贵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