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日记】初识西藏
援藏日记mdash;mdash;初识西藏
(放射科 黄选辉)
西藏!我相信在没有来过的人心里他是那么的神秘而又令人神往,但谈到高原反应又让人有些许的担心。
5月4日省委组织部举办欢送会后在我们在长沙停留了一晚,5月5日下午1点我们援藏队员坐上了飞往拉萨的飞机。第一次坐飞机令我兴奋不已,上面是蔚蓝的天,下面是像棉花糖一样的白云,几乎感觉不到飞机在动。当进入西藏境内时,下面出现了连绵不绝的雪山,窗外的美景让我一路无眠。
(出发前队员合影)
下午7点左右我们援藏队员一行安全抵达拉萨贡嘎机场(海拔3650米),我们带上防紫外线的偏光镜走出机舱,我终于来到了向往的西藏。深深的吸了一口西藏干燥的空气,赶紧拿出唇膏来润润干枯的嘴唇。天空还是那么的蓝,云还是那么的白,虽然已到晚上7点多,但拉萨的太阳还是那样的炙热。我们缓慢的去领行李,缓慢的走出机场,为什么特别强调缓慢呢?因为走得太快太急会让高原反应提前到来,使你喘不过气来,一般高反都发生在进入高原后的12到14小时,这时人的氧气消耗达到了极限。
机杨外热情的迎接队伍与我们一一握手,敬献哈达,发放高反药物,把我们接到了山南地区泽当酒店,此地海拔3560米,此时大家的高原反应还处在平稳状态。当时间来到晚上12点的时候大家相继出现轻微头晕头胀及气促的症状,我们开始服用少量高反药物。第二天早上,我们同行的杜医生症状明显加重,头痛、呕吐及出鼻血,我们决定多停留一晚,晚上我们队伍中的其他人症状也有不同程度的加重,服用高反药物后缓解。第三天,杜医生情况依旧,但我们还是决定带着高反去翻越两座5000米以上的雪山,早日赶到隆子县,在翻越雪山时大部分的队员出现了明显气促、恶心及呕吐,无瑕顾及外面的美景。中午终于到达目的地隆子县,县里的领导早已为我们安排好了午饭及住房,由于高反的不适来不及感受隆子的风土人情就早早的入睡了,醒来时已是下午6点30分,队员们还在忍受轻度的高反,杜医生状况依然没见好转,血氧总是维持在60-70%间,嘴唇明显发绀,但他仍在坚持。
(作者工作的地方)
隆子县海拔3980米,周围全是雪山,也是中印边境县,出入需出示边防证,整个县只有3万多人口,城区3000人左右。这里的藏民热情好客,民风纯朴,在这里医生就是他们的神,所以受到了很高的礼遇,我们支援的县人民医院有95名职工,53张床位,设备较好,但缺少人才,我现在在这儿主要是帮带三个放射科医生及协助他们医院创二甲工作。
(藏族同事与藏族就医者)
来西藏必备帽子、防紫外线的眼镜。在这里真的是眼睛享福,身体受罪啊,还要耐得住寂寞,所以在这里三个朋友必不可少,那就是书、藏族同事及援藏队员,暂时就写到这儿吧,等我呆的时间长了再来和大家分享更深的感受。
(编辑:庞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