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你好!
菜鸟,你好!
(杨依霖)
在市一医院康复科学习一个月时间,我被病陪人问的最多的是问题就是“你不是这个科室的?”“嗯,我是来这学习的”。“那你和实习的有什么区别?”“(想了想)没多大区别,在康复这门学科里我们都是菜鸟”。“菜鸟”也算是我对自己的一个尊称了。
初次踏入病房首先映入我眼帘的就是走廊一侧满满当当的轮椅,这是任何一个科室都不曾见到的场景,轮椅几乎成了这个科室每个病人的标配。走进病房,整齐的床单位、随处可见的温馨提示、公共用品的使用说明给人一种舒适感。再看看病床上一个个颅脑外伤、脊髓损伤、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的患者后,那些偏瘫的肢体、言语的沟通障碍、生活自理能力的缺失还有一些些睡坏了的屁股,顿时让我觉得压力山大。
走进他们的治疗部,分区明显,物理治疗室、运动治疗室、言语治疗室、小儿治疗室还有针灸、推拿等。最大的就是运动治疗室了,房间的一侧全是镜子,如果搬走房间内的器材,这个房间就像一个舞蹈练功室。开始还挺疑惑,后来才知道,这面镜子的作用。在运动治疗室治疗师更多的是指导患者正确的坐、立、行、走,而这面镜子正好可以很直观的让患者看到自己的整个状态,以便及时改正。
跟着上了两个多星期的责任组,倒不是觉得有多累,只是发现,护士在这里所扮演的角色更倾向于照顾者、朋友。因为来到康复科的病人都是以康复治疗为主,比如:作业疗法、物理疗法、言语疗法等,而护士除了实施基本的治疗外,更多的是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给予患者和家属生活指导。
在康复科永远都有一群忙碌的身影出现在各个治疗室以及病人的床旁,那就是——治疗师。如果外科医生是那个修补你缺失的头颅把你从死神手里夺回来的人,那康复治疗师就是让你活的有目标、有意义的人。他们就像人生的导师,在付出辛勤劳动的同时,不断的鼓励患者及家属认可每一次哪怕只是一小点的进步;他们更像“魔术师”,让很多被认定为一辈子只能躺在床上度日的患者,能够自己坐、站立甚至使用辅助器械行走,这对患者和家属而言就是最大的奇迹!当然也有很多让我们束手无策的病例,那般无奈也只能是尽力而为。我记得有一天一个康复治疗老师问我一个问题,说“你怎么看待康复这门学科?”我说“老师,在康复这门领域我就是一个学前班学生,并不专业,但是当我真真切切看到一个天天接触病人的进步、成长,从只能卧床,不会说话,到能够独立端坐,现在看到我哪怕只是简单的发出‘啊、哦’的音并挥手示意像我问好,我觉得很开心。我真的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有一种成就感。”
一个月的时间很短也很有限,但是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把我从一个门外汉推进了康复这扇门,拓宽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知识,也让我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期间所收获的经验与感悟,也将是我接下来工作的宝典。我会将目前学到的知识和理念带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中,开展好我们护理新篇章。
(编辑:庞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