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手记】槟榔的“爱恨情仇”
医生手记之九
槟榔的“爱恨情仇”
(病理科 陈银桥)
近年来,口腔癌、舌癌、牙龈癌的诊断频频出现在我们的病理诊断报告中。几年前的一个朋友,最近见到他时,说话已语无伦次含糊不清,细致了解才得知他患了舌癌,做了舌切除手术。另一60后男士,三年前做了左侧牙龈癌根治术,最近发现癌转移到右侧牙龈,不得不到医院再次做“惨不忍赌”的右侧牙龈癌根治术。这种手术意味着要把整个的下颌骨切除,以后的生活质量可想而知。一个40岁男士,舌尖一个小硬结,病理诊断证实为舌癌,也不得不施行“惨绝人寰”的舌癌根治术。追问病史这些患者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有长期嚼食槟榔史,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湖南人爱吃槟榔是早就出了名的。湖南虽不种植槟榔树,但确是槟榔加工的王国,甚至在海南槟榔种植的王国里,到处可见湖南湘潭加工生产的干壳槟榔。曾几何时,槟榔成为了湖南人交友送礼的上等佳品,茶余饭后、客人到访,递上一颗可口的槟榔以示对客人的尊重与敬意。后来以致发展到不论场合,只要口腔有空就会随时嚼上几颗,嚼槟榔成为了一种“时尚”。曾记否,九十年代后期到常德履职的新任市委书记初来乍到,开会做报告时看到台下的官员口里不停的嚼槟榔的陋习就深恶痛绝,并多次反复强调开会不准嚼槟榔。也许那时他只知道开会嚼槟榔影响会风和常德官员的形象,可能还没有人深切地体会到嚼槟榔会对身体产生什么大的伤害。
最近参加一个省内病理年会,与业内人士交流,得到一个共识就是与嚼食槟榔有关的口腔黏膜癌、牙龈癌、舌癌发病率持续攀升,市内大中型医院每年接诊的这类癌症患者逐年增加,与槟榔王国的湘潭同行交流,他们说你那是小巫见大巫,槟榔制造王国的口腔癌可能居国内之最,数不胜数,可见嚼食槟榔致癌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槟榔确实有帮助消化的作用,偶尔酒足饭饱腹胀难受之时嚼食一颗也尚未不可,但不要成为一种嚼食的习惯。在嚼食的过程中,干壳槟榔的粗糙纤维反复摩擦、刺激口腔和舌黏膜,造成对黏膜的物理损伤,形成黏膜的溃疡、出血及慢性炎症等损伤;加上槟榔加工制作过程中为了“味美”添加的各种化学物也会造成人体黏膜和全身的损害。人体自身有一种天生的抗损伤能力,组织有损伤的部位就必定有抗损伤的组织反应,这种抗损伤的表现就是组织细胞的修复即局部组织细胞的增生。如果这种损伤是短暂的,通过组织细胞的增生达到组织修复的目的后,局部组织就会恢复正常的组织代谢过程,不致对身体造成大的伤害。如果这种损伤是持续的,局部组织的修复也会持续,“哪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持续的增生就会导致增生的失控,变成异型增生(癌前病变)最后导致恶性增生即癌症。容易被人们忽视的一是有嚼食槟榔习惯的人并不会每一个人都会罹患癌症,但统计学数据显示嚼食槟榔的人患口腔癌的几率几倍、几十倍于不嚼食槟榔的人;二是嚼食槟榔不会像农药中毒那样“立竿见影”得到报应,而是在嚼食后的几年十几年之后,一旦患上就追悔莫及。时至今日,槟榔对人体的伤害日益凸显,世界卫生组织(WHO)也将槟榔列入了强致癌物的范畴。远离槟榔要成为人们防患癌症的自觉行为。
(编辑:张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