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德文苑

您的位置: 首页 >医院文化>善德文苑>详细内容

坚守之九—人生感悟杂谈

发布时间:2010-10-14 信息来源:病理科 【字体:

坚守之九

——人生感悟杂谈

 

    人生阅历其实是一种财富,如果善于把握,就会变成一种动力,变成一种力量的源泉、生存的荷尔蒙;如果消极应对,就会变成桎梏,禁锢自己的肉体和灵魂而不能自拔,最后就会过早地毁灭自己。我的一生很平凡,但却很充实,每当我回首往事时,都不曾因碌碌无为而后悔。因为时间,给了我一些体验;因为执着,给了我一些感悟;因为生活,给了我一些真谛;因为平凡,给了我一些理念。

其一,消除烦心的最好方法—看书

我曾年轻,年轻就有梦想就有追求。然而生存生活的环境不会因你而改变,你要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即所谓适者生存。年青的我,看到同龄人比我强,在单位能够受到重用而我没有——烦!80年代住房由单位分配,每当看到别人分了新房我没有——烦;!80年代增加工资每次2~40%不等的名额,每次别人增加我没有——烦;!选派医务人员外出进修学习,比我年轻的先去了我没有——烦!总之生活工作中的烦心事太多太多,我是整天烦。这种烦的结果自然会影响到家人、工作和生活。我曾努力去抗争,然而结果却令我大失所望。那时和我一样烦的还大有人在,有些人甚至做得比我更过激:烦心时干脆装病请假休息——给领导出难题!人都“病”了,领导又能怎么样呢?科室同行顶吧。等到气消了上班了,领导不说自己也难自圆其说,找个借口敷衍一下又恢复了往日的常态。其时,我才感觉到,烦心其实就是自己对某事一种误判而自找的烦恼!我很欣赏中央电视台曾经的一个广告语:站的更高、看的更远!每个人都会因为自己站的位置不同阅历不同而对相同的事件有完全不相同的解读。作为领导站的比你更高、看的比你更远,你现在烦,说明你还没能耐,你真有能耐了,你就不会烦了,领导就会把“好钢用在刀刃上”。但是人总是有烦心的时候,如何去解脱呢?有一段时间,各种考试频繁,为了应付考试,你必须冷静下来看书学习。此时我也意外地发现:认真看书学习时,你的思绪集中去学习了,你的烦心也就少了。自此以后,我就用学习、读书去驱除烦心,而且非常的惬意。真所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读书既增长知识又解除烦恼何乐而不为呢。

其二,诊疗病人检验你的工作是否到位——换位思考

如何当好医师是医务人员一个永恒的话题,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不遗余力地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社会、病人对医院、对医务人员仍然有意见,有时甚至剑拔弩张。我经常琢磨如何才能让病人满意呢?我的做法就是换位思考。假设你是病人,到了一个陌生的医院里,针对你的情况医生怎么做你才满意。我想首先是要把病人当做“人”来看待,人是有感情的;其次,医生的每一个诊疗项目的目的和意义都要与病人进行交流和沟通,这样就尊重了病人,他就会对你多一份理解与信任。30多年的行医生涯,我总结出一句话:只要和病人交流,再大的矛盾也能化解。所以我一直愿意而且喜欢与病人交流。其实我就是做到了换位思考。

其三,病人“纠缠”无以应对时——检讨自己的学识水平

2006年夏的一天,一位退休老人找到我说要到我办公室去坐一下,我满足了他的要求,把他接到我的办公室,递上茶后和他聊了起来。他首先从他随身携带的手提包里拿出两罐高档茶叶对我说,这是我儿子专门带回来的好茶叶送给你,我哪敢接受一位老年人的礼啊!他见我执意不收,便道出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这位老者几月前食管不适,在我院作了胃镜活检,并进行了病理检查:报告有食管鳞状上皮轻~中度异型增生。他拿到报告后多次找到我仔细询问,我从病因、病理变化、临床治疗、发展以及预后给他做了详细解释,病人当时满意而归。可是他还是不放心,带上我院的病例资料去了省会医院,多次咨询了省级教授专家,他们的意见与我所讲的非常一致。病人的心病解除了,所以特地来谢我。由此我想:现在由于医学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大众文化水平的提升,病人对疾病及其相关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特别是针对自己所患疾病,在咨询你之前可能有了很多地了解,你可能只是被咨询的对象之一,如果在本专业你没有潜心研究,就有可能被病人的“纠缠”所难倒。此时你不要责怪病人,要多检讨自己,加强专业学习,提升自己的学识水平。

其四,伤害别人的同时——其实也在伤害自己

因为年轻所以气盛,为了达到提升自己的某种目的往往不择手段去伤害别人,这种社会的不良习气也曾在医院盛行。我曾经历了我院两次比较大的事件:一是恢复职称晋升时,由于名额紧,有些人因为自己硬件不足或为了达到自己先晋升的机会,就挖空心思地去揭别人的短处和问题,有些事件甚至牵涉到医院的核心利益,一旦被人利用,就有可能酿成医疗纠纷,结果两败俱伤;二是90年初同龄人有的要升迁了不服气,又去寻找各种歪理去背后议论甚至无中生有匿名举报,结果也是两败俱伤。以前,医院总有一些人,无论是谁进入班子成为“领导”他都看不顺,历届领导成了他发泄的对象,历届班子是他举报的核心,弄得想做事的人没法做事,不想做事的人乐享其成。用当时时髦的话说他们是不谋事而“谋”人。

由于身临其境我也曾一度有过沾染。通过时间的历练,我开始感觉到,伤害别人的理由有时是捕风捉影,有时更是幼稚可笑。在努力寻找伤害别人理由过程中,心神不安,工作不顺,家庭不和,脾气暴躁,寝食难安,结果又是于事无补。这使我猛然醒悟:在伤害别人的同时自己不也受到了严重伤害吗?人生几十年,相遇是一种缘分,能在一起工作生活更是一种福气,我们要珍惜这种缘分、享用这种福气。用享受的心态去工作去生活,家庭就会美满幸福,单位就会团结奋进,事业就会蓬勃发展,社会就会和谐安宁。

                                                               陈银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