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勋章的战场
没有勋章的战场
(文: ICU 吴慧)
很多人说这里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却没有人知道这里也是没有勋章的战场。
ICU对许多人来说是陌生的,独立的病房与外界隔绝,严格的探视制度让家属止步,以至于外面的人看不到这里惊心动魄的紧急抢救,看不到这里通宵达旦忙碌的治疗,看不到这里的精心护理,看不到医护人员的劳累疲惫和憔悴;以至于以为这里面如同外面一样一派风清云淡、宁静祥和的气氛,殊不知这里却是如同战场紧张万分,没有弥漫的硝烟,只有医护人员忙碌的身影hellip;hellip;。
“快﹗喉镜,气管插管,准备好接呼吸机﹗”“360J,准备电除颤﹗”“快﹗行徒手心肺复苏﹗”“患者无创血压监测不到,马上行动脉置管有创测压﹗”“马上行深静脉置管,加快输液速度﹗”“患者血压下降,持续泵入升压药﹗”“患者病情危急,准备连续血液净化治疗﹗”一声声沉着的话语,冷静而果断,“已经准备完毕,马上开始”,一句句回答坚决而迅速,没有一丝犹豫。这时的我们心中只有一个字lsquo;快、快rsquo;,“时间就是生命”在这里得到最好的诠释。病室内气氛紧张如战场,却没有摇旗呐喊,没有战鼓声声,没有枪林弹雨,只有各种监护仪器,治疗设备滴滴、嘟嘟的报警声和医护人员麻利的脚步声,大家熟练而默契的配合着。为了抢救病人,我们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疲劳,忘记了饥饿hellip;。我们这里没有准时的下班时间,没有固定的用餐时间,没有完整的休息时间,因为我们的时间都留给了病人。经常是我们抱歉的给家人打电话:“科里危重病人多,很忙,不能回来,你们先吃饭,别等我。”“今天会忙得很晚,不回来了,就睡在科里hellip;hellip;”。ICU是24小时无陪护病房,这也意味着我们既要负责患者的治疗护理,也要承担患者的全部生活护理,几乎没有停顿,工作满满的。经常拖着疲惫的身体下班回到家,耳边都还萦绕着监护仪滴滴嘟嘟的报警声。
进ICU病室的病人大多是神志昏迷的危重患者,既不能言语与我们交流,也不能主动配合我们的治疗和护理,更没有家属的帮助,这就增加了我们治疗和护理的难度。就拿为防止病人发生压疮2小时一次的翻身来说,病人大多体型高大又重,为了保证翻身到位,身上的各种管道不脱落,我们经常是医护人员全体出动为患者翻身,拍背,垫枕头,大家累得气喘吁吁。有些患者神志不清又躁动不安,刚翻身摆好的体位马上恢复原样,于是我们只得又重新来一次,有时反复好几次。生活护理我们也是认真仔细逐一完成,“发现患者左下中切牙有松动,注意勿脱落入口腔,左面颊部黏膜有破损出血”“患者后颈部、右肩部有皮肤挫伤”,我们经常会在给患者做口腔护理、全身擦浴时发现患者的各种情况,并及时做出处理。
累吗?很累!可这些辛苦我们能够坚持,能够忍受,让我们难过的是患者家属的不理解、不配合。“你们给他翻身没有?每天身上擦洗没有?有没有给他按时喂东西?怎么他还没醒?是不是没及时用药?病人晚上有人照顾吗?我出了钱的,我要留在这里陪他”。有些患者家属责问的语气中满是怀疑和不信任。ICU病房的特殊性(无陪护病房)不能满足患者家属“眼见为实”的要求,他们没有看到我们的辛苦付出,没有看到我们的精心护理与治疗hellip;hellip;。对于家属的不解,我们一一耐心解答消除他们心中的疑惑,直到取得家属的信任和配合。
患者在我们这里总是来去匆匆,经过抢救和治疗,当他们由危转安时,当他们神志由昏迷转为清醒时,我们还来不及亲热的叫一声“爷爷”“奶奶”“伯伯”“姨姨”;我们还来不及和他们拉拉家常、说说话,而他们也来不及看清我们口罩遮盖下微笑的面容;来不及记住我们的名字时;当我们和患者、家属还来不及建立深厚的感情时,他们又要转入普通病房了。来不及说什么,只有我们反复的叮咛:“到普通病房后要好好休息,千万别受凉了,配合下面医护人员的治疗hellip;hellip;。”
这就是我们的工作。我们的工作没有人注目,我们的工作很平凡,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没有赞扬;我们的工作却又很伟大,在这里生命高于一切荣誉!在这场没有硝烟,没有勋章的战争中,我们的工作还在默默而又轰轰烈烈的进行中hellip;hellip;!
(编辑: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