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德文苑

您的位置: 首页 >医院文化>善德文苑>详细内容

养成进餐时用公筷的良好卫生习惯

发布时间:2012-08-06 信息来源: 【字体:

养成进餐时用公筷的良好卫生习惯

(退休职工  许天保)

        病从口入,除了有污染的食物易引起肠胃疾病外,进餐时用了污染的餐具,特别是用“私筷”,也同样引起肠胃传染病,例如:集体开餐时,没有实行分餐制,大家都用“私筷”在同一菜盘中夹菜,并互相敬菜,无型中形成了“口水交流”,这就是疾病传播的途径,并交叉感染。

        人的口腔所分泌的唾液,除了会有淀粉溶解等蛋白酶、无机盐等外,会有大量的病源微生物,其唾液的湿度和酸碱 度,是细菌、病毒最好生成环境,它是传染疾病的媒介。例如幽门螺杆菌寄生在牙班上,混合在唾液中,它是致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癌的元凶,越来越引起医学界的警惕。中国人所患胃炎指数很高,无不是与进餐时用不洁餐具,特别是用“私筷”有关。

        基于上述情况,为了健康出发,我使用“公”筷进餐,作为头等大事,长期坚持,就是家里来客,我宣传用“公”筷的好处,并实施之。甚至我一个人进餐时,同样坚持用“公”筷(坚持用“公”筷,减少对食物的污染,不仅是防病,而且避免了唾液中的蛋白酶对剩菜的分解,避免生成毒素,在适当的低温环境下,能短期保存剩饭菜不馊)。我把握好了病从口入这一关,养成了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几十年来,未得过胃肠道传染病,更没有溃疡等病史。提倡进餐用“公”筷、分餐制和食具消毒制,在许多地方已列入生活日程,但不普遍。某市有一开明老总奖励用公筷,使得民众普通称赞,反映良好,精神面貌大大改观。卫生防疫部门提倡用“公”筷,做过许多承前启后的工作。改变了民族一方的传统习俗,愿发扬光大。

(编辑:庞贵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