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竹如梅
如竹如梅
mdash;mdash;记疼痛科掌门人宋海 裴爱君
(一)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是形容竹的千古佳句,用来形容他再贴切不过了!他,在学术上追求坚贞不屈,在岗位上工作无私奉献,在困境中求索坚定顽强,在品质上讲究高风亮节,塑造出了一位白衣天使熠熠生辉的美好形象,谱写出了一首爱岗敬业的动人乐章!他就是不分昼夜工作、全心全意扑在事业上的疼痛科主任宋海。
每天晚上7:00,是科室最热闹的时段,因为科室患者和家属都知道:这是宋主任雷打不动的晚查房时间。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严冬酷暑,他都准时到达病房。人们也知道,他有一个习惯:随身总是带着一个笔记本,打开扉页:欲速则不达,不争一朝一夕,只求安全平稳持续发展。接下来是科室的工作任务和计划。其余大部分则是记录着病人的病情及其变化。每到此时,病人及其家属也总是围着他问这问那。他要么亲自体查病人,要么做一些解释。有些疑难的、特殊的病例和病症他都会详细记录在案,回去后都会深入研究、查找有关资料,寻找最佳治疗方案,也总能给病人一个满意的回答。他把工作当作快乐来做,对事业的热爱和高度的责任心使他闲不下来,无时无刻不牵挂着科里的工作和病人。白天忙于门诊接诊病人,晚上只能利用休息时间来科室,常常忙到深夜,病人都开始入睡了,宋主任就一个一个到床边查看患者后,才放心的离开科室!
十多年的从医生涯,没有因工作的艰辛而动摇和改变他对事业的执著追求,仍然保持旺盛的斗志,他越干越精,越干越充实,废寝忘食的工作。在疼痛科独立设置病房后,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更大的责任。设计的30多张病床,长期处于爆满状态,而担当这重任的仅有三名住院医生。病人入院出院周转快,在繁重工作的压力下,宋主任始终坚守安全平稳、持续发展的原则。康复出院的患者,对我们精湛的医术和人文关怀的服务,口碑相传。丰碑无语,行胜于言,他用爱心和奉献铸就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用自己如脉如流的行动诠释着白衣天使的内涵!
他就像那身处逆境的竹,直指云天,永远胸怀远大志向,虚怀若谷,探索着一个又一个未知的明天。
(二)
每天早晨7点,她就准时到医院,为一天的工作提早做准备。上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带领护士姐妹们巡查病房。“您昨晚睡得好吗?”“您还疼吗?”“吃早饭了吗?”hellip;hellip;这亲切的问候、温馨的微笑尤于一剂可口的甘泉滋润着每位患者的心房,为每位患者送去清晨里那最丰富的精神食粮!她就是我们科平易近人的护士长裴爱君。
护士长常告诫我们: 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一群特殊的患者群体,虽然急性或慢性疼痛不会有突发致命的危险,但是常年或急剧的疼痛使他们变得脆弱、敏感、焦虑、烦躁,甚至对生命的绝望。这就更需要我们一同用爱心和关心去呵护他们,帮助他们建立起战胜疼痛的信心!
科里共有床位34张,常常满床。每名病人的病情不同,平均年龄在六七十岁左右。一些身体上的早期疼痛,多数人都不予重视,拖到痛不欲生时才入院。此时有些病情早已严重恶化,其次因为患者的高龄化,所以科里有许多卧床不起或行动不便的患者。在科室病床爆满的日子里,仅有四个护士轮流上晚夜班,护士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自己主动带头上完白班紧接着又上晚夜班,一上就是连续24小时。遇到次日下班又同时收治几个新患者时,她又重新穿上工作服,带着满身的疲惫,有事甚至是饿着肚子穿梭在病房里,没日没夜的工作着。忽然间,我们对她产生了一种敬仰之情,不禁由衷地感叹:她不仅是一位可敬的护士长,更是一本让我们受益匪浅的教科书。她用熟悉的笑脸温暖着患者的心,用自己纤细的双手传递着爱!用爱心和细心,耐心的对待每位患者,让他们有宾至如归温馨的感觉!用真心和关心,宽容地对待我们年轻一代,让我们在团结、愉悦的氛围里开心的工作!
她就像那迎雪吐艳,凌寒飘香的梅花,越是寒冷,越是风欺雪压,花蕊开得越精神,越高洁!
一人发扬疼痛医学的精髓,一人托起优质护理人文关怀的典范。这两位掌门人,为我们诠释了如竹如梅般灵魂精神。他们用爱的雨露去滋润患者久旱的心田,他们用奉献的双手搀扶患者走过心灵的沼泽,他们的生命之光在平凡的岗位上大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