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德文苑

您的位置: 首页 >医院文化>善德文苑>详细内容

护士生涯二十载

发布时间:2012-11-10 信息来源:邓德惠 【字体:

护士生涯二十载

邓德惠

        不经意间照镜子,发现黑发间竟现几根白发,猛然意识到青春于我已渐行渐远,我干护士这一行不觉间已经二十余年。回想起这些年的工作经历,我感慨万千,不由得拿起纸和笔,记下那些难忘的点点滴滴。

        1993年的冬天,我在基层医院工作3年后调到现在的市立医院,为尽快适应新工作我抓紧学习,想尽快融入这个新环境。在紧张的工作和学习中,我迎来了生平第一个工作难题。记得那是1994年深秋的一个夜晚,我值班,科里来了一个严重脱水的菌痢患儿,才十个月大,看着患儿头上瘪瘪的细如发丝的血管,心里直发悚,连穿三针,都不成功,我心里那个急没法说,脑子飞速转动,谁能帮我呢?!此时患儿的父母在旁边也干着急 ,我望着患儿父母,对他们说:“等我五分钟,我去请老师(傅),马上就回来”,患儿父母连连点头。我转身离开病房,以百米冲刺的速度一口气跑到科室护士长吴老师的住宅楼下,又一口气没歇跑上五楼,咚、咚、咚敲开了吴老师的家门。吴老师听我说打不进针,二话没说跟我下楼来到科室。我准备好穿刺用物,吴老师找准血管,一下就跟患儿把液体输上了,看着患儿渐渐止住了哭声,我才放下悬着的心,患儿父母对着我和吴老师连声道谢。现在想想那时的医患关系,是多么的单纯,同样的事情要是发生在今天,也许我不仅得不到患儿父母的感谢,等待我的可能是投诉,或许是患儿父母的暴力相向也难说。如今想起那孩子父母的理解和宽容,一直都心存感激,那孩子也该二十来岁了,愿他健康幸福地生活着。

        1994年底.我轮科到内科上班。那时的内科是大内科,没有分科,什么内科病的病人都有。对一个从基层调来不久的年轻护士讲,内科的工作正好锻炼我。1995年夏天的一个晚班,我误将44床的氨苄青霉素静脉注射给45床夏姓哮喘女患者,10分钟左右患者出现心慌气促,原本的哮喘症状持续加重,值班医生查明情况后未责备我半句,立即对症处理,在病人床旁守护了3个小时,直到病人一切平稳才离开。整个晚上我彻夜未眠,想不到有什么样的处罚等着我,心中忐忑不安。连续几天,护士长对此事只字未提,我也没敢问值班医生有没有报告护士长。自那以后,不管什么治疗,我总是小心翼翼,核了又核,查了再查,生怕再有闪失。无独有偶,大约40天左右,夏姓女患者哮喘再发又收住我科,医生开出抗炎平哮喘的医嘱,抗炎药正好又是氨苄青霉素。值班护士等到皮试阴性后再予静脉给药,哪想到氨苄青霉素给入后患者症状不但没有好转,反而逐渐加重,值班医生和护士百思不得其解。那天恰逢我去接班,看到该患者的情况,我查看医嘱,问明情况,对值班医生说这是患者对氨苄青霉素过敏 需要抗过敏治疗,医生望着我究其原因,我只说以前该患者在我当班时过敏过,医生立即让护士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毫克,慢慢的,患者症状逐渐缓解。后来医生分析,此情况的发生可能是患者因为哮喘需要长期服用激素,而激素的存在正好推迟了早该出现的过敏症状。多年后,我自己也做了护士长,感念这些年帮助我成长的人们,我对同志们可能出现的问题总是善意提醒,对年轻护士的错误也是宽容指正,觉得宽容能比严厉批评处罚有力量,更能让她们成长为一名好护士。

        经过几年的历练,我从一名懵懂的小护士渐渐成长为能帮护士长分担工作的好助手。在内科工作的那几年,正赶上医院要创二甲医院,以前的病历都要一一查看,而且很多病历需要整改。多少个夜晚,我和护士长在病案室修改以往的病历,做不好的地方护士长总是耐心指导,那种被信任、被鼓励的幸福感,让我从未觉得加班加点的疲倦。那时大家只有一个信念,就是一定要把工作做好,一定要把二甲医院创上去。1995年年底,二甲医院验收合格,全院的同志都欢欣鼓舞,现在回想起那个喜悦情形,都情不自禁的发笑。那时的我们,就是那样单纯的工作着,只要医院需要我!

        护理工作繁重且又繁琐,每天都好像在重复先一天的工作,可每天又有其他的不一样。在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时光里,经验也随着时光积累在我的年轮里。记得在外科工作的某一天,早晨8点,正是交接班的时候,我发现一位行脾切除手术下台才三十分钟的患者,引流袋里居然就有了大半袋约400毫升的鲜红色液体,猛然意识到是不是手术时有血管没有结扎到位,立即报告了手术医生,医生查看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马上送患者重返手术室,再次探查,果然如我所料,经过妥善处理,患者转危为安,最后康复出院。

        尽管每一天都在小心谨慎中度过,但是总有防不胜防的时候。2007年冬天的一个下午,科里收治了一名70多岁患冠心病的杨姓女患者,,我们都叫她杨奶奶。医生为她查体后没有发现特别的异常,就按冠心病的诊疗常规开出了医嘱。第二天早晨做护理时,我和杨奶奶打了招呼,杨奶奶告诉我晚上睡的很好,快要输液了,想去上厕所,我当时回了一句,好的。约莫十来分钟,我听到了来自厕所的呼救声,我心中一惊,拔腿就往厕所冲,看到了我担心发生、不愿意看到的一幕。杨奶奶已经昏迷在厕所里,面部严重发绀,杨奶奶的女儿在她旁边哭着喊着叫妈妈。我立马叫了几个医生和护士,,迅速将杨奶奶抬至病床,遂即进行心肺复苏。不管我们怎么努力,也没能留住杨奶奶的生命。看着母亲已离去,,杨奶奶的一双儿女开始找我们的吵闹,反复强调说病房厕所太远,其母亲走得太累以至于病情突然恶化而死,一定要向医院讨个说法,要医院对她的死负责任。兄妹俩在护士站吵得很凶,全然无视大家在抢救他们母亲时付出的艰辛。就在兄妹俩胡搅蛮缠的时候,来了五六位和杨奶奶年龄相仿的女同胞,她们站在杨奶奶的病床边,口中念念有词,原来是为杨奶奶做祷告的,杨奶奶生前信奉基督教,这些女同胞是她的教友。祷告一做完,这些教友就开始劝说兄妹俩,告诉兄妹俩他们的母亲去了极乐世界,在那里,母亲很幸福,对医生护士,要心怀感激,不要胡闹,不然母亲在天国不会安心。杨奶奶教友的劝告渐渐止住了兄妹俩的吵闹,在众人的帮助下,兄妹俩将母亲接了回去。待到病房安静下来,我开始反思,如果当时我跟杨奶奶强调说就在床旁大小便,不要去厕所,或者一定要坐在便椅上,不要蹲着上厕所,也或者说了大便时不能用蛮劲,便不出来告诉护士用药物帮助解决,如果我说了这些,不知道会不会还是这个结果?再有,如果那天不是那几位基督教朋友,不知道事情最后又怎么收场?每当回想起那一幕,我的心情都会很沉重。从那以后,凡是病情稍微重一点的病人,我们都会为他(她)提供便器,提醒他们大小便时注意事宜,以防不测。

        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每日都在病房里演绎着。看着90多岁的老爷爷病床旁边坐着同样年迈的老奶奶,俩人手握着手,,眼里充满关切和怜爱,不禁让人对他们的幸福人生浮想联翩;看着病重的无人照顾且又经济困难的老人,不禁对他们的子女心生怨恨,怎能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管不顾,谁又没有老去的那一天呢?看着年轻的生命渐渐被病魔夺去而又无能为力,内心那份沉重、无奈与伤悲,让人很久后想起都嘘吁感叹上帝对他的不公。病房里看尽穷困人的无奈,有钱人的狡黠不屑,乡下人的淳朴善良,幸福的,不幸的,尽在眼中。只想记住那些美好的幸福的瞬间,觉得那是我工作二十多年回馈给我的精神食粮,感觉别人幸福了,我就幸福了。

(编辑:曾祥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