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德文苑

您的位置: 首页 >医院文化>善德文苑>详细内容

ICU进修学习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16-05-06 信息来源:市第二人民医院 【字体:

ICU进修学习心得体会

(ICU  刘华)

    我是一名普通的护士,2015年9月,在医院领导、护理部、科室主任及护士长的大力支持及帮助下,到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进修学习重症监护学。进修期间,作为进修护士参与科室护理工作,让我从中受益匪浅。通过为期一个月的理论授课,让我对ICU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基本了解了ICU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的处理,使我进一步丰富了护理理论知识。在湘雅三医院中心ICU两个月的临床实践使我提高了临床护理技能,更新了护理理念,综合素质得以提升,让我颇有感触。

    一、注重病房管理

    注重病房管理,保证患者住院环境的安全和舒适。湘雅三医院中心ICU共有21张床位,3个单人间,两个双人间,两个四人间,一个三人间,3个负压病房。病区责任制管理,每个床位都有固定的责任护士。合理安排床位,合理安排工作量,杜绝护理差错的发生。办公用品及仪器设备做到四固定:固定房间、固定位置、固定数量、专人管理。病区床头设施完善,病人物品分开摆放有序,便于临床护理、基础护理与抢救工作,有效的减少忙乱。

    二、临床护理的规范化

    中心ICU以《规范化标准流程》作为临床护理操作的规范与要求。其中仪器操作24项,专科操作32项,护理常规预案等69项。SOP以“实施目标、实施条件、定义、警告、实施步骤及流程图、实施评价、相关知识”为主要内容,通过培训让所有护理操作标准化、同质化。

    三、重视基础护理与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病情观察在护理工作中尤为重要。“ICU中没有突然发生的病情变化,只有被突然发生的病情变化”在ICU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密切关注各项生命体征,确保及时抢救与正确处理。注重交接班,根据工作交接的内容制定管理目标,把握关键环节,掌握整体。ICU护士每天需进行的护理交班有:患者病情治疗交接、转送病人交接、皮肤交接等。护士长通过早查房了解危重病人的病情,检查晨晚间护理质量如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床单位准备、肺部物理治疗、环境管理等情况,发现缺陷予以纠正。在早交班会上以提问的形式完善护理措施,避免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无菌观念最大化,重视感控

    高度重视感控,有效降低感染的发生。每天都安排料理班查看各管路的通畅度,预防呼吸机相关感染,血流相关性感染。护理人员每天擦拭病区、医疗区域、医疗辅助用房区域、污物处理区域和医务人员生活辅助用房区域等。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区使用消毒剂每班擦拭一次。注重手卫生,遵循《医务人员手卫生基本原则》、《手套使用标准操作规程》、《隔离衣使用标准操作规程》。每张床位配备卫生手消毒剂,严格遵循接触病人前后洗手。

    五、注重教学及临床思维的培养

    朔造全方面发展的新护士,通过一对一跟班,并以周计划教学模式,手册式管理方案,以SOP为大纲,教学组长集中化培训及参与ICU常见疾病的护理查房与理论授课等方法提高护士护理能力与工作质量。通过晨交班提问,情景模拟考试提高护士临床思维能力及应变能力。设定各项危急值及应对方案,及时报告医生并处理。重视对进修人员的培训,安排资深的老师进行一对一带教,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模式无私讲授。并针对进修人员提出的要求与建议加以改变教学模式以满足进修人员的需要。

    六、人文关怀,给患者多一份尊重

    ICU主要收治病情危重或潜在生命危险的患者,在做好每一项护理工作的同时,人文关怀也尤为重要。护士必须具有主动服务意识,加强对患者的巡视和观察,以精湛的护理技术及时救治患者。对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对患者家属进行人性化服务,对环境进行人性化管理,以营造安静、舒适、文明、温馨的医疗环境。使ICU患者减轻对医院气氛的恐惧感。ICU是封闭式管理模式,家属每天只能隔窗或视频探视半小时。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特别是老年人,需要更多的关心。对于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的病人更要注重心理护理。对待不能言语的病人ICU特别制作了爱心卡片,方便患者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愿,更好的满足患者的需要。用亲人般的关怀照顾患者,保护患者隐私,全心全意为患者着想,注重细节上的照顾与体贴。如大便失禁的病人及时更换床单位,保证患者舒适。做治疗或护理时如需暴露,加以屏风遮挡,保护患者的自尊。

    ICU实行的是24小时无陪护制度,每位住进ICU的患者的所有治疗、护理以及喂饭、喂水生活照料全是由护士完成。在ICU住院的患者90%以上都不能自主活动。每两小时翻身一次,每次都要将患者抬到舒适的位置摆好体位。有时候患者体重比较重时,常会听到“1、2、3。。。”喊口号的声音。在病房里,我们是病人唯一的依靠。虽工作劳动强度大,责任重。但却是每一个生命的真诚托付。

    “崇高源于微小,收获来自付出”在平凡中我们奉献,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编辑:张梦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