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德文苑

您的位置: 首页 >医院文化>善德文苑>详细内容

用善卷之德行医

发布时间:2016-11-30 信息来源:市第二人民医院 【字体:

用善卷之德行医

——记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疼痛科主任宋海

因“善卷让王”的典故,常德被誉为中国道德文化的发祥地。在这片土地上,淡泊名利、造福百姓的美德被广泛传播。朱熹曾撰写《善卷祠记》,对上古重义轻利的贤者善卷发出这样的感叹:“先生之道不可一日无。苟得之以致君,得之以泽民,可使是君为尧舜之君,使是民为尧舜之民”。

在常德德山脚下,有一位出生医学世家、视救死扶伤为己任、因妙手仁心深受患者好评的医生——他就是在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工作了23年、医术精湛、品行高洁的疼痛科主任宋海。多年来,他用实际行动诠释善卷之德,可谓“尧舜之医”的医界代表。

父亲:“他志向高远,从小立志救死扶伤!”

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始建于1959年,位于德山大道413号,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三十多年前,宋海的父亲吴开正在此任职,是一名内科医生。宋海自小就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中长大,亲眼见到一个个患者在父亲的帮助下解除了疾病痛苦,恢复了健康。这让小小的他在心里暗暗有了一个理想,那就是长大后要做一名救死扶伤的优秀医生。天遂人愿,宋海以优异的高考成绩考上了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并在毕业之后顺利进入了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成为一名麻醉科医生。

从此,为每个患者消除病痛,成为宋海孜孜以求的事业。目前,市第二人民医院由宋海带领的疼痛专科常德市率先开展慢性疼痛治疗,达到全市先进水平,并获得多项科技进步奖

专家:“他勤奋好学,求学精神深深打动了我!”

十多年前,作为麻醉学科分支的疼痛科逐渐成为我国医学领域的新生学科。宋海对疼痛学科兴趣浓厚,他一边研究麻醉学科,一边自学疼痛学科,密切关注全国领先的疼痛学科学术动态。2004年,我国疼痛学科创始人宋文阁教授在张家界进行学术交流。得知这一信息后,宋海十分兴奋,立即前往张家界,几经周折找到宋文阁教授,诚恳地表达了拜师的愿望。这位年轻人给宋文阁留下深刻印象,宋文阁回去后,又收到了宋海写来的感人肺腑的信。他在信中表达了对宋教授的敬佩与对疼痛学研究的热爱,宋文阁阅后被深深打动。一周后,宋教授就发函破格邀请宋海前往山东省立医院深造学习。

求学期间,宋海没有休息日,没有探亲假,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与医疗实践中,光笔记就写了几十本。为了熟练掌握图像材料知识,宋海用不同颜色的笔在菲林上做了无数标记,画了无数张图片。半年之后,宋海怀揣大红的进修结业证书,回到了市第二人民医院。

2005年,市第二人民医院敏锐地意识到了疼痛学科的发展前景,设立了疼痛科门诊。坐诊的宋海很快声名鹊起,上门求医者络绎不绝。2007年11月,市第二人民医院发现了疼痛学科在临床应用上的重要性,成立了全市首个独立的疼痛科,由已成为疼痛学领域专家的宋海主持工作。随后,医院又引进了世界领先的疼痛微创技术——射频靶点热凝术。同月,宋海成功为患颈椎间盘突出症多年的病人开展了“颈椎后路侧隐窝胶原酶溶盘术联合颈前路射频消融微创手术”,填补了我市在此项技术上的空白。2015年5月,医院从德国引进设备,开展椎间孔镜手术,较传统手术费用节省70%,且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受到了病人的欢迎。

宋海的勤奋好学与专业精进,获得了政府部门和医学专业领域的认可。2012年,宋海当选常德市政协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2014年2月,常德市人民政府为宋海颁发了三等功证书;同年8月,宋海当选为湖南省医学会第四届疼痛专业委员会委员;2016年6月,宋海当选为常德市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委员、湖南省疼痛质控中心委员。

领导:“他助人为乐,主动申请援藏参加医疗救援!”

2007年4月,35岁的宋海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主动请缨加入湖南省第五批援藏医疗队,远赴西藏山南地区隆子县参加医疗救援。

宋海向领导提出申请的时候,领导还有些犹豫,毕竟宋海的儿子刚满两周岁,家庭很需要他。宋海见状道:“家里我都安排好了!医疗条件越艰苦的地方,越需要我们这些医生。隆子县属高寒山区,颈、腰、腿痛患者众多。我想借此机会为隆子县的群众们消除病痛,尽一份我的责任。”

宋海借助隆子县人民医院有限的医疗资源平台,利用自己的专业特色和诊疗技艺为藏族同胞去除病魔,很快名声大振。一名腰腿痛老年患者慕名从隆子县日塘镇赶到县医院求治,经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必须进行手术治疗,宋海决定使用疼痛微创技术为患者解除痛苦。然而,这种技术应用在隆子县还是第一次,县医院设施设备不齐全,手术存在一定风险。看着饱受痛苦折磨的病人,宋海反复分析病情,研究手术方案,模拟手术步骤,最终手术顺利,患者恢复了健康。朴实的藏民用长满老茧的手紧紧握住宋海的手,嘴里不停地说着“扎西德勒(吉祥如意),扎西德勒!”此外,宋海还经常与援藏队成员一起背着沉重的药箱下乡,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诊断,并帮其联系湘雅医院免费治疗,使许多患者得到了救治,在当地传为佳话。
半年援藏结束,当地政府和群众为医疗队举行了最热烈的欢送仪式,为宋海戴上了洁白的哈达。宋海被当地市级医疗主管部门、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至今,他与藏族朋友仍保持着亲密的联系。

同事:“他爱岗敬业,不是在替人看病就是在替人看病的路上!”

宋海声名远播,经常有记者慕名采访和患者赶来咨询。他们到达医院后,往往直奔宋医生的主任办公室。

有一回,一个记者约好了宋医生采访,因为提早到了,正好碰到一名护士在仔细地打扫办公室,清理宋医生的桌椅。记者颇为好奇,问道:“宋医生平时不坐这儿吗?为什么他的桌椅上积了这么厚的灰?”护士笑了笑答道:“宋主任每天都特别忙,早上七点半至八点半查房,查完房后开始坐诊……他不是替人看病,就是在替人看病的路上,根本没时间坐办公室,桌子椅子上全是灰,若不是有你这样的客人采访或患者来找他,他基本上不会出现在这里。”

谈到宋医生,护士滔滔不绝:“有时候碰到他,满脸疲惫的样子,或坐在那儿打个盹,我们都不忍心叫醒他。可只要患者的电话一来,他立马像打了鸡血一样,疲惫全无,又神采奕奕地替患者看病去了!自2010年起,宋主任在医院年年都是‘先进个人’,他是我们医院的明星医生、大家的学习标杆!”

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宋海着实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赡养父母、教育孩子、打理家务……都落到妻子的身上。妻子理解并支持他的工作,曾这样形容他:“医院是他的第二个家,患者就是他的亲人!他的工作特殊,我要让他在工作时无后顾之忧!”

患者:“他医术精湛,清正廉洁,坚决不收红包!”

市第二人民医院疼痛科成立以来,宋海为上千名患者消除了病痛。2015年,宋海率先在我市开展了“脊柱椎间孔镜微创手术”,至今已开展此类手术200余台,疗效显著,获得了患者们的一致认可,多家媒体进行了系列报道。面对成绩和荣誉,宋海非常清醒。他常跟朋友们分享唐代“药王”孙思邈著在《千金要方》序言中讲到的一句话:“人命至重,有贵干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

2013年,市七一机械厂退休职工董女士被三叉神经痛折磨了20多年,经宋海治疗后痊愈,屡次表达感谢送礼都被宋海拒绝; 2015年,家住德山、饱受痛疼困扰的孙先生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后很快康复,他几次给宋海送红包,都被谢绝;今年4月,常德经开区一名长期被颈椎间盘突出病症和糖尿病折磨的投资商刘先生因手术部位特殊,许多医院不敢接收,宋海经反复分析制定方案为其进行的手术非常成功,刘先生给宋海送去礼物,被他婉拒;山西某煤矿企业主患脊髓性颈椎病,筷子都无法拿稳,经宋海手术后,第三天便如常生活,感激之余送来2万元红包被宋海回绝……

患者这样评价宋海:“宋医生用双手做手术,为我们消除了身体的疼痛;宋医生用双手拒收红包,让我们感受到心灵的温暖!”

群众:“他厚爱众生,有一颗为民造福的心!”

哪里有病人,哪里就有宋海的身影。宋海工作期间,多次参与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2003年4月上旬,全国出现了“非典”传染病。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作为“治非”定点医院,宋海不顾随时可能被感染的风险,主动请缨来到“抗非”一线,参与“非典”救治与体检排查防疫。在2008年  “手足口”病爆发、2009年甲型H1N1流感爆发、  2011年“一甲氨气体中毒”等重大公共事件突发之际,宋海始终冲锋在最前线,全力以赴挽救每一个生命,赢得了患者及上级部门的一致好评。

2012年,宋海当选为市政协常委后,他常常以政协委员的身份参与精准扶贫等公益活动,但从未告知单位和他人。在政协会议上,宋海提交了“整合医疗资源,发展养老康复事业”的议案,为当前步入老龄化社会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出谋献策。该提案迅速得到了民政、卫生等部门的积极回应,许多工作正在逐步推进。很多与宋海打过交道的群众说:“他出自德山,简直就是医疗界的“善卷”!他厚爱众生,一直在为民造福!他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患者利益至上,是真正的大善人!”

对于这些评价,宋海说:“行医首先要有好的医德,其次要有好的医术。我非常乐意通过自己的医学知识帮助大家消除病痛,通过自己的政协委员身份为老百姓谋取更多利益。我感谢老师培养了我的专业能力,感谢单位领导和同事给予我发展的平台,感谢家人让我后顾无忧,感谢患者对我的信任,感谢群众的支持!我热爱这份工作,坚持医院‘患者利益至上’的价值观,秉承亲情化服务的理念,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希望帮助更多人拥有健康的身体、幸福的人生!”

(编辑:庞贵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