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德文苑

您的位置: 首页 >医院文化>善德文苑>详细内容

印象中的太奶奶

发布时间:2016-12-01 信息来源:市第二人民医院 【字体:

印象中的太奶奶

——写在重阳节的思念

(疼痛科    陈章华)

   我的太奶奶生于1907年11月,卒于1996年6月,是中国最后一批裹脚女人之一。虽然没有上过学堂,但她身上保留着许多中华民族女性的传统美德,比如纯朴、慈爱、勤劳······

   印象中的太奶奶是纯朴的,她总是穿着一身或黑色或深蓝色的棉布长衣裤,夏天是斜襟单衣裤,冬天是对襟长棉袄加棉裤。虽然年纪很大了,但是没有几根白发,总是剪得齐耳长,夏天用发箍束在脑后,冬天戴着圆圆的黑绒帽子,再用黑毛巾折成条状绕着前额和后脑勺包着。裹过脚的三寸金莲上穿着尖尖的自制布鞋。杵着竹子做成的手柄处磨得光溜溜的拐杖颤颤巍巍的向我走来。

印象中的太奶奶是慈爱的。那时候物资贫乏,没有零食一说。爷爷和爸爸出门后回家时总是给家里的老人家带点麦乳精呀、维凝补汁之类的营养品,太奶奶总是在没有其他人时,站在房门口笑眯眯冲我招手,我便屁颠屁颠的跑过去,太奶奶便打开她陪嫁的两门大柜,从大柜里小心翼翼的舀出一汤匙麦乳精放入我嘴里,一脸满足的看着我慢慢咽下。那香甜的滋味,那受宠的感觉令我至今难忘。

印象中的太奶奶是勤劳的。那时我们家住在澧水河畔,每年夏季洪水爆发出现险情时便用草袋装土加高堤坝,而草袋便是以两分一个的价格从农户手中收购的。于是七十多岁的太奶奶便编制起草袋。她织草袋时时先将一根钢扦插在地上,再将一个长方形的木框竖插在钢扦上,在木框上每隔十厘米左右用草绳编成经线,用几根稻草拧成一股编成纬线,一端开口一端封闭,最后从木框上取下来,一个草袋便做好了。瘦小而年迈的太奶奶坐在小板凳上不紧不慢的编制草袋的样子,至今还闪现在我脑海里······

   随着时间的流逝。太奶奶的面容在记忆中逐渐模糊,但印象中的纯朴、慈爱、勤劳······早已铭记于心,并在不断颂扬和传承。

                                                                                    (编辑:庞贵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