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吃了那么多年的药,你真的服用对了吗
吃了那么多年的药,你真的服用对了吗?
(药剂科 祁辉)
最近热播局《老男孩》火了刘烨,也火了999感冒颗粒。但是不知道大家发现没,当文姨给萧晗他冲感冒颗粒时,虽然文姨说药不烫,温的,但感冒颗粒根本没有摇匀,下面还有一层的颗粒没有溶解?而萧晗的爷爷给萧晗冲感冒颗粒的时候更是直接拿起桌上的凉水冲的。这两种冲药方式虽然都用水冲服了,但根本没有发挥药物的真正作用。日常中有那么多剂型的药,如何服用?怎么服用才能发挥药物的最大价值?下面以日常最常见的几种剂型为大家解答:
1、中成药制剂颗粒:如999感冒颗等,需要用适当的热水(40-60度)冲化并搅拌均匀后,以保持制剂中的有效成分能够快速溶解,并立即服用。
2、西药颗粒制剂:如小儿氨酚黄那敏等,一般应用温开水融化成悬浊液后服用。但需要注意抗生素类颗粒如阿莫西林颗粒等。只能用凉开水冲调,并在化开后立即服用,由于抗生素在高温和水的条件下,可快速分解产生致敏物质,不仅降低治疗效果,还可使机体发生过敏反应,尤其不可以用茶水饮料等代替凉开水。
3、普通胶囊剂片剂:如川贝枇杷胶囊、头孢克肟片等,通常用150—200毫升40-50度的温白开水送服即可。用水太多会稀释胃液,加速胃排空,反而不利于药物的吸收 ,且咽下时应稍稍低头,胶囊会更顺利地服下。
4、特殊药物的片剂:如阿仑膦酸钠片等,只能在每周固定的一天晨起时使用。为尽快将药物送至胃部,降低对食道的刺激,该品应在清晨用一满杯温水送服,并且在服药后至少30分钟之内和当天第一次进食前,病人应避免躺卧。该品不应在就寝时及清早起床前服用。否则会增加发生食道不良反应的危险。
5、含活性菌助消化类: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需要使用凉开水服用。因药物含有大量的胃蛋白酶合剂、胰蛋白酶、多酶片、酵母片等,均含有助消化的酶类。酶是一种活性蛋白质,遇热后会凝固变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指出:“胃蛋白酶遇热不稳定,70度以上即失效”。
6、补肾类蜜丸:如六味地黄丸等。因有滋补肾阴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肾阴不足、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盗汗遗精等病证。通常人们会用温开水送服。其实,最好的方法是用温的淡盐水。
7、泡腾片:如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泡腾片一般宜用凉开水或40℃左右的温开水冲泡,不宜用太热的或超过60℃的热水冲泡,以免损失其有效成分。
8、糖浆剂、止咳合剂:如润肺膏、止咳糖浆等。服用此类药物后不能喝水。这是因为止咳糖浆的止咳作用一方面有赖于胃肠吸收,另一方面要依靠糖浆覆盖在咽部黏膜表面,直接减轻炎症的刺激。若服药后立即大量喝水,首先会降低咽部的药物浓度,其次会稀释胃液,影响胃肠道对药物的吸收。
所以说,严格掌握口服药物的服用方法,是使用药物安全,有效,经济的因素之一,也是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合理用药的重要因素之一。
(编辑:张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