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乙肝患者离肝癌有多远
乙肝患者离肝癌有多远?
(超声科 张梦)
凌晨1点,袁某因呕血急诊入院,超声检查发现肝脏呈肝硬化声像,肝内多发实质性结节。问及患者既往有乙肝病史30余年,曾有肝功能损害,超声科医生结合病史考虑肝癌的可能性大。病人第二天做CT检查后证实是肝癌,并且已经发生转移了,已丧失手术治疗机会。
55岁的袁某突然被告知患了晚期肝癌,对于他以及他的家人是怎样的打击,我们是无法想象的。作为医生的我不免想到,如果当初患者针对乙肝有积极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每年有规律检查,事情就会变得不一样。
医学统计表明,我国原发性肝癌90%以上都是HBsAg阳性的乙肝患者,也就是说,乙肝病毒的持续感染是最主要的原因。认真回顾一下原发性肝癌的病史,我们不难发现,近一半患者都是所谓的“健康病毒携带者”,这类患者最明显的特征是:
一、化验检查是“大三阳”或“小三阳”,肝功能基本正常;
二、发现肝癌前病情隐匿,无明显症状,甚至没有肝区不适等任何征兆。
这一表现给医患双方都敲了一个警钟:乙肝患者如不及时规范治疗,距离肝癌可能只是一步之遥!只有进行科学、规范的治疗,才能有效预防乙肝转化为肝癌。否则,听之任之,乙肝病毒的持续感染复制、炎症促使的纤维化病变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向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发生。
乙肝患病日久会沿着“乙肝-肝硬化-肝癌”的方向演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乙肝三部曲”,至于转化为肝硬化、肝癌的时间不一定,有长有短,有的很快,有的终生携带病毒不恶化。
那么,怎样才能打破三部曲的链条呢?
首先,积极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是控制三部曲进展的根本,病毒的数量和机体的免疫状态是病情发展的基础。只有控制住病毒的复制,才能够减少或阻断慢性肝炎向肝硬化、肝癌发展。第二,肝炎的活动与肝硬化的发生呈明显的正相关,与肝癌的发生也有明显的相关性。保护肝脏不受侵害和肝功能正常,可以降低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率。第三,定期检查甲胎蛋白等肿瘤标志物,以及肝脏的影像学检查是早期发现肝癌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即使乙肝患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在病情稳定时,也应每半年做1次肝脏B超检查,这样才有可能做到在发现肝癌时,肿瘤处于早期状态,从而争取到早期手术治疗治愈的机会。因此,只要能正确地认识三部曲的发生发展规律,及早地进行监测、预防和治疗,三部曲的链条是有可能打破的。同时,戒酒、保持良好心态、积极体能锻炼对于提高机体免疫力,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也会有很好的帮助。
出现以下情况的,应及早到医院检查:
1.肝区疼痛。有半数以上病人以此为首发症状,多为持续性钝痛、刺痛或胀痛。
2.全身和消化道症状。早期常不易引起注意,主要表现为乏力、消瘦、食欲减退、腹胀等。部分病人可伴有恶心、呕吐、发热、腹泻等症状。晚期则出现贫血、黄疸、腹水、下肢浮肿、皮下出血及恶病质等。
3.肝肿大。为中、晚期肝癌最常见的主要体征。在不少情况下,肝肿大或肝区肿块是病人自己偶然扪及而成为肝癌的首发症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