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德文苑

您的位置: 首页 >医院文化>善德文苑>详细内容

【健康科普】“中暑”那些事儿

发布时间:2018-06-30 信息来源:市第二人民医院 【字体:

 

“中暑”那些事儿

icu  舒镭

随着炎炎夏日到来,天气酷暑难耐,“中暑”也到了高发病的时期。其实中暑一点不简单,是真正的高致死率疾病,关于中暑的那些事儿,ICU医生来告诉你。

传统的观点:“不就是中暑么,喝点冷饮,吹吹风扇,歇一歇,缓一缓不就解决了嘛,和icu完全扯不上边吧,称中暑为高致死率疾病,是不是太危言耸听了。”但是醒目的数据表明,我国每年酷暑时节仅在医院因中暑抢救无效而死亡的患者就高达上百人之多,还不包括无法统计的未经正规治疗的患者。而重症中暑的患者常常因合并有明显多器官功能衰竭症状,导致死亡率高达20%-70%!这些残酷的数据表明,重症中暑绝不像我们普通人认识的那么简单。

既然中暑这么可怕,要知道怎么预防及治疗,我们首先得了解中暑。通常在高热环境活动中,如果大量出汗,出现全身疲乏、四肢无力、轻度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口渴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就提示可能有中暑先兆,此时我们应该迅速脱离高热环境,并注意补充水分(最好水中加入少量食盐或补充苏打水),同时加强散热,症状一般能够迅速缓解,可是出现上述症状后如果未能及时脱离高热环境,出现体温升高至3 8.5以上。并且有面色潮红、胸闷、皮肤灼热等,或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如面色苍白、大量出汗、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症状时,建议立即于医院予以快速静脉补液降温,同时对已经出现症状的具体情况予以对症治疗。

以上情况考虑轻度中暑,治疗或处理及时得当,危险性不高,但如果病情进展,出现重症中暑表现,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重症中暑分为三个程度:1.热痉挛:常发生在高温环境中强体力劳动或劳动结束后数小时发病。起病突然,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收缩痛。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腹肌、腓肠肌,常呈对称性。有时因腹部肌肉、胃肠道平滑肌发生阵发性痉挛和疼痛而类似急腹症。患者意识清楚,体温一般正常。2热衰竭:起病迅速,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患者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常发生于患者对热不适应,体内无过量热蓄积,多见干老年和高血压患者。热昏厥是热衰竭中较轻的表现,主要是长时间高温环境下站立,血液流向下肢扩张的血管所致,体温升高可不明显。3.热射病:典型表现为高热(40以上)、无汗和意识障碍。常在高温环境中工作数小时或连续数天高温后发生中暑。发病前有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临床表现,并有出汗过多而有水盐代谢紊乱和酸中毒。体格检查发现皮肤干燥、灼热、无汗,呈潮红或苍白;周围循环衰竭时呈发绀、脉搏侠,脉压增宽,血压偏低,可有心律失常;呼吸快而浅,;四肢和全身肌肉可有抽搐;瞳孔早期缩小,后期扩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以上症状均必须住院治疗,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若出现热射病表现,因热射病早期体内水电解质紊乱严重,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迅速,最为严重,治疗也最为复杂且死亡率极高,强烈建议患者于ICU进一步治疗,切不可大意,导致无法挽回的结果。

 (编辑:张梦婷

分享到: